




扩大“导线直径”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交流电有“趋肤效应”,因为自感的原因,电流大部分都在导线表面流动,导体中间几乎没有电流,把导体弄成管状可以简约材料减轻重量,既然是管状,不如弄成分裂导线代替管状线;
二是高压输电线电流很大,要求导线的电阻低,电阻与导线的面积成反比,因此本来要用很粗管状导线代替,现在就用分裂导线了(在变电站里还是用管母线);
三是导线越粗,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就越低,电晕就越小。电晕是对电能的损耗,我们当然希望把导线弄粗些,降低表面场强及电晕。
电晕是一种放电现象,雨天在输电线周围可能会听到“兹兹”的声音,那就是电晕的声音,夜里也能看到导线在发微弱的光,当然电晕也不是只有坏处,以后可以细说。
由电晕的“兹兹”声,也会带来无线电干扰,这也是为什么直流导线也要分裂的原因,都是为了降低电晕。
在1000千伏以下还有750千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这个电压等级只在我国的西北电网使用,欧洲倒也有765千伏这个电压等级的线路。750千伏电压等级一般用六分裂的导线。
除了数分裂数和绝缘子片数,还可以看看杆塔的高度,虽然设计规程上没有规定杆塔要多高,但非常详细地规定了输电导线距离其他物体的小距离。
输电线路一档大约500米,导线是要下垂的,尤其是天气热和用电负荷大的时候,导线热胀冷缩,会下垂的更厉害。所以规定中明确写了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的导线对各种物体的小距离。
例如,在居民区导线对地面小距离分别为:
35~110千伏是7米,
220千伏是7.5米,
330千伏是8.5米,
500千伏是14米,
750千伏为19.5米。
创建良好的运行环境避免电缆绝缘加速老化和损坏
电缆沟、电缆隧道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如设置水浅沟、集水井,并能有效排水,必要时设置自动起、停抽水装置,防止给水,保持内部干燥。发现电缆头有不正常温升或气味、烟雾时,应急早退出运行,避免电缆投在运行中着火。电缆沟、隧道的纵向保持排水坡度。防止水、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及可燃性液体或气体进入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宜自然通风,担当电缆正常负荷使隧道内空气温度高于40~50℃时,可采取自然排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通风系统的风机应与火灾探测器连锁,以保证隧道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停风,电缆隧道不得作为通风系统的进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