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轧管的回火方式
根据冷轧管性能要求的不同,按其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将回火分为以下几种:
(一)冷轧管低温回火(150-250度)
低温回火所得***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冷轧管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其淬火内应力和脆性,以免使用时崩裂或过早损坏。它主要用于各种高碳的切削刃具,量具,冷冲模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件等,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58-64。
(二)冷轧管中温回火(250-500度)
中温回火所得***为回火屈氏体。其目的是获得冷轧管高的屈服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因此,它主要用于各种弹簧和热作模具的处理,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35-50。
(三)冷轧管高温回火(500-650度)
高温回火所得***为回火索氏体。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等的重要结构冷轧管,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
冷轧管的硬度
金属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陷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根据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不同,硬度又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显微硬度和高温硬度等。对于管材一般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三种。冷轧管硬度一般在HB330-380左右。
若想获得尺寸更小和质量更好的冷轧管,必须采用冷轧、冷拔或者两者联合的方法。冷轧通常在二辊式轧机上进行,钢管在变断面圆孔槽和不动的锥形顶头所组成的环形孔型中轧制。冷拔通常在0.5~100T的单链式或双链式冷拔机上进行。
空拔时冷轧管的变化
空拔时冷轧管各层表面积的上述变化性质,影响了金属变形的不均匀性。其特点之一是沿管壁各层的自然延伸是不一致的,自然延伸以冷轧管的外表面层为小,以冷轧管的内表面层为大,中间各层的自然延伸从外表面层至内表面层逐渐增加。其特点之二是,由于整体性的关系,变形时冷轧管各层不能有不同的延伸,因此,各层之间必然相互牵制。对钢材的加工处理方法一般有冷处理和热处理两种,其中冷处理要求的技术水平更高,因为钢材在常温下硬度比较大,加工难度也比较大,但是比较容易保持钢材原有的性状。
由于外表面至中性层之间(称外层)的金属其自然延伸比中性层至内层之间(称内层)的金属小,所以变形时外层必然受到内层的牵制作用,其实际延伸比自然延伸大,同时由于增加了延伸其厚度就减小了。相反,内层的延伸受到外层的阻碍,其实际延伸比自然延伸小,而厚度增加了。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配合不同的工作气体可以切割各种氧气切割难以切割的金属,尤其是对于有色金属(不锈钢、铝、铜、钛、镍)切割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