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浇灌混凝土:浇混凝土要做好材料准备、施工准备以及钢筋、模板的验收,对基底要浇水湿润,清理杂物。施工中对混凝土主要要抓住配合比准确,计量认真,控制坍落度。***柱基要一次浇灌完成,不留施工缝。浇灌时主要防止柱子插筋偏位,浇捣应密实,台阶形的柱基应防止吊脚。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可覆盖草帘,浇水湿润。
拆模、回填:将轴线、标高返到柱基上,并检查验收合格,再拆模回填土。
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条形基础的模板支撑、钢筋绑扎均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由于条基长度较长,浇灌混凝土有时要留施工缝,施工缝应留在外墙或纵墙的窗口、门口下或横墙和山墙的跨度中部为宜,切忌留在内外墙丁字交接处和外墙大角附近。模板支撑在长度方向一定要直,以免影响上部墙体。凡有抗震构造柱的,必须按图留好插筋,不得遗漏。
钢筋保护层
4.1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为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1、基础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2、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保护层厚度应按表的规定增加40%;
3、当梁柱纵筋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
4、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4.2墙体钢筋绑扎时设置水平、竖向梯子筋,用以控制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移,设置梯格的位置可不设垫块。
4.3、用于控制柱主筋位移及保护层的定距框,使用前进行修整。
水平筋要求保证水平,立筋保证垂直:梯子筋尺寸焊制时严格控制,保证准确。墙体加梯子筋间距不大于2m。上、中、下有三根(宽度比墙体宽度短2mm)钢筋作为模板***筋,要求两头点防锈漆。
混凝土的浇筑
墙体、柱混凝土浇筑前宜在底部先铺50—80mm厚混凝土同配比砂浆,水泥砂浆盛放在铁质槽体内,铺放应掌握水泥的初凝时间,为使铺设厚度均匀,应使用铁锹下料,现场还要准备干拌砂浆以防砂浆供应不上。
制作水平、竖向标尺杆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棒移动间距,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大于400mm。
墙、柱、板浇筑高度大于2米时,应采用串筒、溜槽下料,出料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米。
应在门窗洞口两边均匀下料,振捣棒应距离门窗洞口两边200mm,且同时振捣。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应有浇筑流程图,计算出分层、分块、接茬时间,标明混凝土浇筑顺序,以确保混凝土接茬不超过初凝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