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节流与平面密封
1)由于泵的叶轮是对称布置,故第组***后一个叶轮与第二组***后一个叶轮之间属于压差大的地方。一般在两者之间装有比较狭长的中间节流衬套和轴套,阻止窜流,减少水力损失。
2)由于泵叶轮的对称布置,在第二组吸入口与轴封处也属于压差大的地方,即有泵一半左右的扬程(压力), 故此处也装有一个比较狭长的节流衬套和轴套,阻止窜流,减少水力损失。沐阳泵业有限公司是***生产工业泵的企业,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同时在轴封处仍设有喉部衬套,并在节流衬套和喉部衬套之间钻孔泄压,并接到吸入口处,以减轻第组吐出端 (或说第二组的第级吸入口)密封腔压力。
3)整个壳体是轴向水平中开的,这个大平面的密封是关键,特别是高压时。圆盘摩擦损失功率APy,在机械摩擦损失功率APm中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如果忽略轴承和填料函中的摩擦损失功率,则泵的机械效率为1。其密封垫目前有如下几种:①低压中开面:加模造纸或石棉板。②高压中开面:国外填充金属网垫;或者使用高压(plt;15MPa)石棉板,特殊订货压力可以更高;采用聚四氟乙烯板;采用中开面涂膜技术,厚度为0.1 ~0.15mm,涂密封胶,其往往是与上述垫配合使用。高压时,应该对壳体中开的两平面进行刮研和对研。
2) 泵吐出压力大于25MPa(有的多级泵的推荐出口压力大于30MPa)。随着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压力越来越高,这种划分也在不断改变。相反的,内壳体处于泵压力之中,内壳体外压力大于内壳体内压力,故连接螺栓可以少些、小些,甚至可以不要。总之,压力很高的多级泵要应用此类结构,如200MW及其以下火力发电机组的泵采用单壳体或双筒体式结构。300MW及其以上机组则必须采用双筒体泵结构。目前国内超临界火电机组给水泵均采用内壳体多级水平中开蜗壳式的双筒体泵结构。
3)使用多级泵输送易、易及***的介质。4)要求高可靠性的泵。
1.
双筒体泵的特点
双筒体泵的特点有:
1)泵整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只要保证压出端盖(也称泵盖)的密封,就能正常、安全、可靠地运转。而泵盖以圆形法兰连接的形式来保证其可靠性。因为其高度可靠,不论是高温、高压、高速的泵,还是输送易、易介质,对于密封性能要求特别严格时,均要采用双简体结构。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设有研发中心,拥有CFD、CAE***的设计手段,专门从事渣浆泵、杂质泵、污水泵的设计理论、水泵性能、磨损机理、耐磨材料和新产品开发的实验研究工作。为了更可靠,一般高温高压双壳体的吐出管是永焊接在装置吐出管路上,有时还将泵吸人管也焊接在装置吸入管路上。
2)泵内部零件处在同一温度下,热膨胀致, 内壳体由于液压作用使之互相靠紧,特别容易保证内壳的密封可靠,不论是径向剖分还是轴向剖分均如此。
内壳体高压端与低压端分开结构 由于外简体是圆形的,承压能力很强(大),加之段与段密封较好,故一般泵可以不分高压端和低压端,但有的泵分开了,分开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图5-41a所示为采用某一中段端面压靠着简体内止口台阶,中间加缠绕垫或蝶形弹簧,将筒体内高低压分开的结构。当受热时,内壳体膨胀,由于补偿器的补偿,可保证其密封不会松开。这种结构,如果单从高低压分开面或单从吸入函体密封与泵补偿器来看,当膨胀时,均能达到补偿作用,越压越紧。如果我们从吸入函体密封与高低压分开面这段距离来看,当内壳膨胀时,因为吸入的体到高低压分开面这段距离有多个中段,这些中段膨胀的总值远远大于上面值,高低压分开面与补偿器的距离补偿势必使高低压分开面脱离,有松开密封的趋势,起不到高低压分开的作用。凭借良好的信誉、品质,积极开拓进取,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保证完善的售前***服务,并不断发展、创新。这里推辉图5-41所示结构,它是内壳体某中段外径加0形圈,压力高时加金属挡圈。它可以在外简体内滑动,这种0形圈胶料温度为200°C静密封压力可达100MPa,特殊订货还可以高,对锅炉给水泵来说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