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铜杆加工工艺
传统制造电线电缆用铜杆是由品位在99.95%及以上的电解铜铸成韧点铜(ETP铜)线锭,再经热轧而成。
传统铜杆轧制工艺
在轧制提供前,铜线锭先经再热炉加热到约900℃,而后喂入回线式轧机,经粗、中、精三段热轧和14个孔型轧成Ф7.2mm黑铜杆。 再经酸洗后冷拉成线。 由于韧点铜线锭的缺陷,使回线式轧制杆难免有边翅、卷包及氧化皮夹入等。
根据电磁线,特别漆包线应用要求的不同和涂漆质量的需要,对裸铜线的表面质量和柔软性(可退火性)有特殊的要求。热轧***和铸造***的区别低氧铜杆由于经过热轧,所以其***属热加工***,原来的铸造***已经破碎,在8mm的杆时已有再结晶的形式出现,而无氧铜杆属铸造***,晶粒粗大,这是为什么,无氧铜的再结晶温度较高,需要较高退火温度的固有原因。裸铜线的表面质量除与拉线加工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取决于铜杆的表面质量(特别是低氧铜的表面质量)。所谓铜杆的表面质量主要指的是在铸、轧过程中引起的表面缺陷,如气孔、金属和非金属夹杂、轧件复边、导卫刮伤、轧人氧化皮、皮下氧化物、表面氧化膜厚度和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MS(Root Mean Square Roughness)”等。据近年来用原子力显微镜AFM(Atomic ForceMicroscop)研究表明:铜杆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与连铸连轧后连续清洗时所用的清洗液有关,***好的是HzS04 HzOz清洗液,其次,依次分别为HzS04、酒精清洗液和不清洗的上引法铜杆。
铜杆国内市场概况
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无氧铜杆和低氧铜杆年生产能力各400万吨左右。低氧铜杆工艺流程:低氧铜杆采用连铸连轧工艺进行生产,其工艺流程为:电解铜→竖炉→保温炉→浇铸机→连轧机→清洗→收杆机→成品(ф8mm)电解铜连续加料,经竖炉连续熔化后放出铜水,经浇铸机铸成大截面的梯形锭,进入轧机进行热轧,轧成ф8铜杆坯料。但铜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国内低氧铜杆实际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需求能力,国内的无氧铜杆生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对低氧铜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铜杆市场供给能力要远远大于需求能力,目前铜杆市场竞争主要反映在产品质量、价格、规模、***服务上。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危机即将过去,我国铜加工材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电子、通讯、钢铁、汽车和交通、建筑、家电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铜加工工业的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形势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