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情况评审要点
a)应结合***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复核提供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容重、抗剪强度指标、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含水量、孔隙比等)是否齐全,复核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是否正确、合理;b)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条件,如承压水、流砂、沼气、暗塘、淤泥质土或软弱夹层、断层、岩溶(洞)、河流等,基坑设计是否已考虑不良地质情况对基坑安全带来的影响;c)提供的勘探点线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否齐全。
随着基坑往深、大方向发展,基坑支护和开挖的工期占整个工程工期的比例越来越大,地下室施工周期往往占整个工程周期的1/3以上。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甲方往往想先i行施工支护结构和开挖基坑,以加快进度、节约工期。因此,常常是建筑***刚开始设计,就被要求给支护提条件,提地下室轮廓和挖深。勘察外业还没完成,就被要求给支护单位提设计参数。
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主要有:⒈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⒉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 支撑;⒊水泥挡土墙;4.土钉墙(喷锚支护);5.逆作拱墙;6.原状土放坡;7.桩、墙加支撑系统;8.简单水平支撑;9..钢筋混凝土排桩;10.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
(1)安全可靠;
(2)经济合理;
(3)便利施工。
2、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
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制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