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肿腿蜂形态特征
1、成虫
雌蜂体长3mm~4mm,分无翅和有翅两型。头、中胸、腹部及腿节膨大部分为黑色,后胸为深黄褐色;触角、胫节末端及跗节为黄褐色;头扁平,长椭圆形,前口式;触角13节,基部两节及末节较长;前胸比头部稍长,后胸逐渐收狭;前足腿节膨大呈纺锤形,足胫节末端有2个大刺;跗节5节,第5节较长,末端有2爪。有翅型前、中、后胸均为黑色,翅比腹部短1/3,前翅亚前缘室与中室等长,无肘室,径室及翅痣中室后方之脉与基脉相重叠,前缘室虽关闭但其顶端下面有一开口,这些特征是肿腿蜂属所具有的特征。雄蜂体长2-3mm,亦分有翅和无翅两型,但97.2%的雄蜂为有翅型。体色黑,腹部长椭圆形,腹末钝圆,有翅型的翅与腹末等长或伸出腹末之外。
2、卵
乳白色,透明,长卵形,长0.3mm左右,宽0.1mm左右。
3、幼虫
黄白色,体长3mm~4mm,头尾部细尖。
4、蛹
离蛹,蛹初期为乳白色,羽1化前为黑褐色,外结白茧,长4mm~4.5mm。
瓢虫按食性划分
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体长约12mm的大型瓢虫,数量稀少。捕食介壳虫。
澳洲瓢虫(Rodolia cardinalis)体长约4mm的小型瓢虫。翅膀为红色,有黑色1图样。以捕食吹绵介壳虫(Icerya purchasi)维生。原产地为澳大利亚,为了驱除吹绵介壳虫而被引进到其他地方繁衍。
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以捕食介壳虫维生。多依附于梅树上。学名里的“rubidus”(拉丁语中红色的意思)是由于其红色纹路看起来像Ruby。
瓢虫
瓢虫科之一种。 又名“七星瓢?”、“七星花鸡”。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概体圆卵形,七星瓢虫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触角节状,短,褐色;头、口器、复眼、前胸、小盾片及腹面、六足皆为黑色。鞘翅红色或橙***,具7个不规则黑色圆斑,其中一个黑斑由两鞘翅中间接拼而成。年生4—5代。多见于田野、树林、果园,嗜食小型昆虫。性颇机灵,常跌落匿踪或擦飞而去。体色美丽,玲珑娇小。饲用透明虫盒或生境箱,亦可作瓢虫牌点及标本赏玩。同科尚有二十八星瓢虫、龟纹瓢虫及瓜茄瓢虫等,皆可饲以玩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