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统一实现充电桩互联互通,多方共赢夯实行业增长基础。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技术参数和充电流程的统一增强了充电桩兼容性,造就多方共赢,为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夯实基础。对生产厂商而言,其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对充电桩运营商而言,其投建公共充电桩匹配车型数量大幅增加,使用率和盈利能力提升,且运营商角色从单纯充电服务供给延伸至多边平台运营,甚至可能孕育共享私人桩商业模式。

北京、上海公共桩使用率低,单个公共桩每月平均充电量仅为274.0kwh和257.2kwh,远低于***均值854kwh。上述现象或源于以下原因:1)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甚至较为超前,2018年末上海、北京车桩比(公共桩)为6.1和4.0,而***均值为8.7。2)电动汽车保有量组成结构存在差异,电动乘用车在北京、上海推广情况好,乘用车通常会配建私人桩,因此公共桩使用率较低,而陕西、四川等地公共桩主要为满足公交车充电需求,因此使用率较高。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充电桩是传统加油站的替代品,所以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圈地”!但是,很多消费者现在还未进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军中,外部的充电桩行业也没有任何盈利的手段,都导致了充电桩行业的不景气。很多亏损的中小企业在运营的压力中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也无法在技术和质量上优化,慢慢开始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