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二三十年,人们在无毒提金工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想找到一些无毒,高效,廉价和可行的非氰提金银溶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硫脲法便是其中一种最有前景的提炼方法。
硫脲法的特点是无毒(低毒)性,熔金速度快,而且浸出率也高;用于提炼黄金,用于电镀工业,在镀铜或钡的电镀槽中添加硫脲,可均化金属的沉积,提高电镀液的稳定性和保证获得镀件均匀的光泽表面。从浸出矿浆中回收金、银方法多,回收率高;在处理其他载金物料,如阳极泥、含金铀矿、酸浸渣和xi菌浸渣等时,有一定优越性。但其也存在着缺点,如硫脲性质不是很稳定,消耗量大,价格贵,成本高,只是经济上竞争不过氰化法。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工业界形成一股强劲持久的绿色浪潮,特别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了持续化发展,实施可循环经济,相继制订或修改法规,对化学物质的危害性、释放性进行检测,对化学物质的健康、环境进行评价。在此情况下,对无毒、无味、不污染且防护效果好,属于绿色环保型的硫脲类防老剂的开发、生产、运用就尤为重要。【摘要】:用实验方法测定了硫脲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稳定性同溶液pH位的相对关系,根据硫脲分解产物和硫脲分子结构讨论了硫脲的分解机理,提出了硫hua氢法生产硫脲新工艺流程,在实验室试验获得成功。
硫脲类防老剂的分子结构通式为:R1R2NCNR3R4,其中R1、R2、R3可为烷基、芳基、糠基、氧基和氢原子等。此外,现在生产品种主要有二正丁基硫脲(DBTU)、二正辛基硫脲、乙撑硫脲(ZZ)、三丁基硫脲(TBTU)、二烷基硫脲(L)、二糠基硫脲(DFTU)、1-(对乙氧基苯基)-3-苯基硫脲、BOUR、SOUR、NS-10-N、NS-11等。反应为:硫脲作为一种配位体和金属以离子键结合,可以通过其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或硫原子与金属离子选择结合。
矿浆浓度、温度和压力
应用酸性硫脲液浸出金、银的作业通常是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试验也证明,金、银的初始溶解速度随作业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但温度的提高会使溶液中硫脲的氧化速度加快,而使金、银的溶解速度随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当温度升高至100℃左右时,硫脲会剧烈氧化而失效。故硫脲提金的作业温度主要取决于硫脲的稳定性,尽量减少硫脲在浸金过程中的损失。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在低于或等于25℃的条件下进行。一般用药2~3周jia亢症状开始减轻,1~3个月基础代谢率才恢复正常。但也有人认为,这一温度上限不一定是好的,且据R.G.舒尔策的研究,德国SKW公司的方法是将矿浆加热至40℃,以加速硫脲的氧化,并通入适量SO2以控制矿浆中硫脲总量的50%保持er硫甲脒状态。它可使贵金属达到大的溶解速度,硫脲的消耗量也可降至0.57kg/t(矿)。
浸出矿浆的浓度通常采用固液比1:2,但当处理含大量矿泥的粘性氧化矿浆时,也可将固液比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