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开展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试点工作
安徽省濉溪县开展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试点工作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使用率逐年提高,成为许多城市居民代步的常用交通工具,但由于缺少公共充电设备,不少人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内或楼下进行充电,一方面占了公共通道,另一方面私拉电线随意充电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濉溪县局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濉溪县住房保障中心、濉溪镇、开发区、濉芜产业园等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前往常州、合肥、相山区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并选择在九点阳光、幸福家园、清华园、濉芜星城等四个小区作为试点小区。
预防电动车火灾正确充电是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加强对电动车电线和电路的检查,防止接触不良引起的接触点产生火花和热量,避免线路老化和磨损引起的短路和串电事故,建议每6-12个月做一次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池,不要随意改修电动车。
对于私人拉线,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物业管理方必须做好监督工作,安装监控系统,并实施定期检查,及时通知消息。
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隐藏的巨大“安全隐患”,积极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智能社区,我们都有责任。
***近有朋友问,电动车充电是先将充电器接插座,还是先接充电口?咨询了我们从业多年的充电桩安装维修师傅,他的回答是先将充电器一端连接充电口,再将充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插座。那为什么这么说呢?“驴充充”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电动车在充电时电流相对较大,如果先将充电器连接插座,充电器会启动(也就是平常充电完成时的绿灯状态),而这时往往容易会发生瞬间电流过大,也就是平常说的浪涌冲击电流,这会加速充电器的损耗,甚至烧坏充电器。而如果先将充电器连接充电口,再选择连接插座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充电器有一个软启动过程,可以有效保护充电器。很多人选择把电动车的电瓶拆下来拿回家充电,却发现电瓶好重,但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这样承受。
其次,电动车如果先接插座,还会对电池产生影响。因为当电动车产生浪涌冲击电流时,相当于是对电动车大电流充电,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如果把充电器充坏或者长时间这样充电,会加速电池失水,影响电池寿命。而先接充电口,再接插座就会减少这样的问题。因此,给电动车充电应该是先接充电口,再接插座,这样就可以有效保护电池和充电器。2万台,从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1656台,2019年6月同比增长51。
***后提醒,充电结束后,先将连接插座的一端拔下,再拔充电口的一端。此外,给电动车充电夏季尽量保持在8小时之内,不要过充。当然,也需要避免在阳光直射下充电。
小资金做什么***项目?
智能电动车充电桩项目
智能电动车充电桩项目,小***大回报,一次***持续收益5年,具有云后台管理系统的智能电动车充电桩,可以远程管控设备,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无需更多人工成本,一台电脑即可在家创业,省去铺面租金成本。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起火原因主要为电气故障。电动车大多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由于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民房发生火灾,造成18人;“便捷”:你只需要插上插头——轻轻扫码——手机确认充电——电动车就能充电了,就是这么方便快捷。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一群租房发生火灾,造成11人,这些都是室内电动车电气故障引发的,教训十分惨痛。
2017年底,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通告中明确要求禁止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2018年5月安委办下发《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清理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现象。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置集中停放场所和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这两条《通知》《通告》的下发使电动车智能充电桩渐渐成为电动车车主的刚需设施,智能电动车充电桩项目也成为一个巨大的商机。该通知工作措施第二条,明确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置集中停放场所和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
智能电动车充电桩是在3亿电动车市场(数据来源)基础上建设的基础充电设施,3亿用户中仅有10%的电动车车主使用智能电动车充电桩充电,还有90%的空白市场需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