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肥料很多,但是我们常用的就几种,介绍下***常见***常用的肥料之一尿素。尿素在氮肥中属于酰胺态氮,具有以下特点:尿素溶于水,可以直接用于追肥;尿素在土壤中在脲酶的作用,经过3-7天转化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铵态氮),能被土壤吸附,不易流失;使用尿素后,不可以马上大水漫灌;碳酸铵易挥发,一次使用量不能过多,底肥一亩地不超过20公斤,追肥不超过10公斤;尿素不可以和碱性物质一起使用,否则会产生氨气,出现烧苗;在碱性土壤使用时要深施覆土,30cm;尿素可以直接参与作物的代谢,用于叶面肥其用量为0.3%,用于葡萄和蔬菜,50g尿素15公斤水。氮肥使用过量导致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升高,使土壤酸化、出现盐害。当然尿素也是配置大量元素水溶的原料之一。
介绍下影响叶面施肥的相关因素
叶面湿润时间: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才能获得较好的肥效。钾肥充足时,作物体内有较多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能够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因此,叶面施肥***有利的时间是在无风的傍晚,雨天、雨前或有露水的早晨都不适合叶面施肥;若在叶面施肥后3小时内遇雨,要待晴天后补施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喷肥次数合理:作物叶面施肥的浓度一般都较低,每次的吸收量也很少。因此,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两次。水溶肥价格需趋于合理化,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适当降低渠道利润,让农户用上高性价比的肥料。氮钾肥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强,因此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喷施1次即可;磷肥的移动性次于氮、钾肥,须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连喷1~2次;在作物体内仅部分移动的锌、钼、锰、铜肥和不移动的硼、钙等微肥,一般应连续喷施2~3次。
选择***的佳喷肥部位:农作物的绿色茎叶是喷肥的合理部位,特别是生长幼嫩、长势健旺的绿色功能叶,受肥效果***的佳。值得注意的是,给双子叶作物喷肥时,要在叶片正面和背面同样均匀喷施,而单子叶作物只需将肥液自上而下喷洒在叶片正面即可。
七、混用要得当。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施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着。但叶面肥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非但达不到混用目的,还容易产生肥害。
水溶肥批发产业要走向成熟还需从生产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推广等多层次推进。首先,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找准产品***,摆脱为了生产而生产的思维模式,将水溶肥生产上升到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层面,高质量的水溶肥才能真正对接灌溉设施,才能符合水肥一体化发展需要;其次,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细化和深化。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界定水溶性肥料与水溶肥标准,避免一些生产商乱钻空子,扰乱水溶肥产业健康发展秩序。非正规厂家养分含量一般会用氮磷钾含量总和≥百分之几这样的字样出现。诚然,一个行业标准从建立到健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缩小监管空白、避免留下“缺憾”,才能树立标准自身的“威严”;此外,还需要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我国农业生产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为水溶肥发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土地经营有了规模,农民才有条件***灌溉设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也才划得来,水溶肥推广也才有发展空间,有了***的种植者,水溶肥科学施肥技术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