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油废水的来源、状态及危害(1)。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从采油和加工业排放的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处理、纺织工业的洗毛废水、轻工业、铁路和运输业的制革废水、屠宰和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的车削加工中的乳化液。石油工业和固体燃料热处理工业排放的含油废水是主要来源。石油工业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过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来自与水元油分离的水、钻井和举升过程中的设备冲洗水以及井场和油罐区的地面沉淀。

(2)分散油。油珠的粒径一般为10~100μm,作为微小的油珠悬浮在水中,不稳定,静置一定时间后往往形成浮油。(3)乳化状态的乳化油。油珠的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0.2μm,由于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油珠往往成为稳定的乳液。即使这些非常细小的油滴沉淀了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它们仍然悬浮在水中。这种状态下的油滴不能用静态沉降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因为乳化油滴表面有一层由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膜,阻止油滴的融合。如果乳化剂的作用可以消除,乳化油就可以转化为可浮油,这就是所谓的破乳。乳化油破乳后可通过沉淀分离。

基本要求如下:(1)隔油池必须同时具备集油和排泥措施。(2)隔油池应密封或设置活动盖板,防止油气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事故,同时起到防雨保温的作用。(3)寒冷地区的隔油池应采取有效的隔热和防寒措施,防止污油凝固。为了保证污油的顺畅流动,可以在集油管和污油输送管下方设置一个以蒸汽为热源的加热器。(4)在隔油池周围一定范围内,指定为消防区域,并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其他消防设施。蒸汽一般用于隔油池的防火,蒸汽消防管道通常沿罐壁在罐顶盖以下200毫米处设置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