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砌体工程
圬工标准惯例:垂直和水平接缝应填充砂浆,接缝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透明缝、盲缝和假缝,以防止抹灰层开裂和渗漏。
临时休息时,不能离开斜如果,可以离开直如果,但直如果必须使凸如果。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筋,超过120mm墙厚放置2φ6拉结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预埋长度距留槎处每边不应小于500mm,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该有一个90度的钩子。保证墙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抹灰层开裂。
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的接缝应采用马牙砌筑,先退后一步,按要求进行施工,沿墙体高度每500mm设置2φ6拉杆。构造柱的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墙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止抹灰开裂。
为了保证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和两次浇筑时结合面的密实性和完整性,一般采用漏斗形模板浇筑,浇筑前留有部分和模板进行湿砌筑,有利于构造柱的成型质量。
过梁设置、截面、钢筋及两端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门窗过梁≥1200毫米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土方及支护工程
1、基槽开挖放线
①根据边坡坡度系数及预留工作面宽度放出坡顶及坡底边线。
②在坡顶1m 以外设置坡底边线控制桩。
2、基底排水沟、集水坑做法
①排水水沟距坡脚不小于300mm。
②在排水沟处每隔30~50m 设置一个积水井,集水井深度不小于600mm,长宽不小于300mm。
③排水沟内填碎石或石屑。
3、坡顶挡水基做法
①在基坑周围砌筑挡水台。
② 挡水台距边坡上口边不小于1m。
4、土钉支架、端头做法
①每隔1.5-2m 应支设一个对中支架,具体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降板区棱角不平直
针对降板区棱角不平直的现象,项目部制定了专项预防措施,采用定向钢框模板代替普通木模板。对之前采用木模板施工且出现棱角不平直的降板部位进行处理,首先对降板区域进行放线,找方正,根据降板四边实际偏差情况,按弹在楼板上的控制线进行剔凿,使四边平整顺直。若降板区域出现较大缺棱掉角的现象,将定型钢框模板放入降板内,用1:2聚合物砂浆嵌补掉角部分,并在砂浆终凝前取出钢框模板,对棱角进行二次抹压。
4、麻面修复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聚合物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麻面蜂窝,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