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用钢占比将逐步提高
2019年船舶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今年1月~5月份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世界造船三大指标“两增一降”。1月~5月份,世界造船完工量为4378万载重吨,同比出现增长;世界新承接订单量为2285万载重吨,同比出现下降。截至5月底,***手持订单量为20100万载重吨,同比出现增长。
同时,根据当前手持订单量测算,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3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或将有所下降,预计2020年、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止跌企稳,出现回升。但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造船用钢总量将呈下降趋势。
不过,随着船舶大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船舶用钢占比将逐步提高。2018年,高强度船板占造船板比例已达到55%,比2011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工业化步入发展后期,未来对铁矿石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废钢在钢铁生产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因此对散货船特别是对矿砂船的需求有可能出现趋势性变化。另外,加大力度承接和建造船型,也是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我国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船型用钢占比会逐渐增多。


价格增速慢于现货 在铁矿石现货价格飙升过程中,铁矿石价格反而是在防御性跟随上涨。从4月1日至今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期现价格变化中,现货快于并高于。光大研究所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认为,今年价格一直比现货价格低,而且上涨过程中价格增速慢于现货价格。
统计数据显示,自4月1日到6月22日期间,大连铁矿石主力合约,即9月份要交割的1909合约结算价从716元/吨涨至6月22日的822.5元/吨,涨幅29%。而同期,普氏指数价格从87.9美元/吨涨至116.4美元/吨,涨幅32%。大连铁矿石价格涨幅低于境外的普氏指数。
显然,国内市场作为一个价格生成平台,由于多空双方的博弈,双方对于未来现货价格的预期分歧,使得铁矿石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和普氏指数价格,体现出市场***者对未来供应加大的预期,相较于现货市场而言,是一种防御性跟涨,体现了市场对于未来走势的理性预期。


国内现货钢价虽时有起落,但总体依然处在小幅下跌的通道内。钢厂利润收缩,而产量却仍处高位。铁矿石市场总体坚挺,进口矿价更是创出了阶段性的新高。
***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44.51点,一周下跌0.65%。其中,建筑钢价格下跌,***主要市场主流规格螺纹钢品种的均价为每吨4036元,一周下跌40元。热轧板卷价格下跌,***主要市场主流规格热轧产品的市场均价为每吨3863元,一周下跌32元。中厚板价格下跌,***主要市场主流规格普中板平均价格为每吨3970元,一周下跌32元。
从具体走势来看,钢价是先扬后抑,总体震荡走弱。相对而言,***资源成交略好,下游企业仍以按需采购为主。目前,钢厂利润受到压缩,但供应仍处高位,库存小幅累积。
铁矿石市场总体偏强。据“西本新干线”的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主流报价坚挺,少数地区见涨。进口矿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再创5年来价格新高。目前,国内高炉的开工率较高,多数钢企矿石库存普遍偏低,对矿石的需求量仍处高位。***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已连续第10周出现降库。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随着供需矛盾的加剧,钢市下行压力较前期有所增大。不过,近期钢厂减产、检修情况也相应增多,供应端不太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加上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主导钢厂有意挺价,短期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国内钢价走势将以震荡下行为主,但幅度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