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准备:制定评审计划、***评审***、界定评审范围、确定调查资料和分析评价的方法,如编制调查表。
(2)信息收集:采取适宜的方法、技术进行有关***信息的广泛收集;
(3)分析评价: 信息处理,分析综合;
(4)总结报告:报告、手册的编制,向***管理者汇报。
质量管理体系中提到的八项管理原则之三是 "全员参与",对于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该原则同样适用。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的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者的事情,各级人员同样是一个***的基础,人员的充分参与可以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便***获益。ISO14000认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否有效,与员工的充分参与是密切相关的,越来越多的***开始认识到人力是***可资开发的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投入产出效益非常可观的一种资源。2、故障排除后,要确认对产品的安全卫生有无产生影响,如果对批产品或部分产品有安全影响时,车间应及时报告主管副总,主管副总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返工或报废的处理。
为实现ISO14000认证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应在***内部为全体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员工应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包括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能的培训;并意识到因为工作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为确保员工对******要求、内部标准和***ISO14000认证方针、目标的适用知识,需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水平和内容可以因任务而异。
一阶段审核中包含对体系的完整性和为第二阶段审核所做的审核准备方面的判定。大量案例表明,如果审核员不到现场去对设施、活动和产品进行评价就不能实现上述目的 每一个EMS评价都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实施和有效性的评价这一过程要求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价并检查相关记录。在未对体系的适宜性和实际实施情况进行重要评价以前,无法对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必须根据EMS对环境因素在其出现位置控制清况来评价实施状况进一步说,EMS依赖于信息交流和所有适宜人员中的部分人员对环境方针的承诺,而这些只能通过观察***日常活动进行评价。在中国参加WTO后,公司不可避免会遇到境外对手的竞赛,施行ISO14000,增加了一张绿色主力,有利于壮大自我,防止为主,有利于竞赛。 ISO9000认证-ISO9001认证公司为了对EMS有效性进行足够的评价,审核员必须在文件审核和对正常活动中的EMS实施的评价之间建立平衡。
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是确定环境管理***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它是ISO14001认证初始环境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制定环境方针、确定环境目标、编制控制程序的依据。基于环境管理***的主要活动是行政管理这一特点,在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识别过程中,除通过日常办公辅助活动过程的分析,找出***内部存在的环境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行政管理活动的分析,找出区域管理当局在履行管理职能方面的环境因素。而GB/T190关注的是***的总体业绩,包括收入和市场份额、成本和周转期等(0。为了保障管理职能方面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可以采取识别相关方环境因素的方法,对照发现管理职能尚未控制的环境因素。
与企业相比,区域环境管理存在的环境因素较多,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重要程度的评价也相对困难。因此在制定环境因素评价原则时,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管理的特点,做到体,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