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们的区分是根据陶氏膜层所能截留的较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则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反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较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制膜技术,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较其重要的。
孔的控制因素较多,如根据制膜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砜、聚、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超滤膜的应用十分广泛,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可以作为、果汁、乳品等的浓缩提纯,纯净水、矿泉水净化等,超滤设备具有过滤效果好,出水量大,稳定性强等特点
简述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采用时间分割代替空间分割的方式,非稳态生化反应代替传统空间分割的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代替传统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于一体,无污泥回流系统。
工艺原理
进水阶段,反应池内存在一定量的水,可以对污水浓度进行稀释,同时对污泥负荷进行缓冲,此阶段进行缺氧、厌氧反应,微生物吸附酸化降解有机物,完成基质积累、磷释放、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氨氮等过程;曝气阶段为好氧阶段,完成硝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亚,还包括大量磷的吸收与聚合,及大部分有机物的分解去除;沉淀、排水阶段则为缺氧阶段,类似于污泥回流阶段,继续处理好氧生成的、亚为氮气。总流程下来,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各反应协同运行,不产生剩余污泥。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维护费用低。
反渗透膜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非常小,因此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膜过滤的特点
1、过滤滤膜孔径均一,过滤精度高,运行可靠。
2、表面孔隙率高,滤速快。
MAOSBR工艺,废水经过两级SBR生化降解、净化、沉淀后的出水,已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再经过过滤膜的精密过滤,进一步滤除了杂质、胶体、SS及***微生物,出水可达到地表三类水、二类水。MAOSBR工艺是SBR污水处理工艺同膜过滤工艺的组合,MAOSBR是于MBR膜技术的新一代膜污水处理工艺,是美丽乡村污水处理提标升级的可靠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