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应用,为人类开发活动提供指导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是建立在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其功能包括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即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第1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讲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首先要有所依据,那么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相关规定,对预建设项目申报表要提出预审意见,拿到预审意见要根据预审意见重新调整工作或者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而一个完整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评价区域环境特征调查 2.项目工程分析、排污分析;3.评价区域主要污染源调查及评价。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