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的贮藏特性
大豆籽粒圆形,种皮光滑,籽粒坚硬,抗虫防霉性强,但受损大豆易变质。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当空气湿度高时容易吸收水分。大豆种子在夏季受到高温影响后,容易变色和变味,严重浸在油中。同时,高温高湿也容易降低大豆的发芽率。
当相对湿度低于70%时,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当相对湿度为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大于玉米和小麦。因此,储存大豆时很容易去除油污和红色污渍。当大豆的含水量超过13%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豆类颗粒开始变软,然后靠近胚的两个子叶的颜色变红,俗称“红眼”。此后,豆粒内部的红色加深并逐渐膨胀,通常被称为“红色变化”。在严重的情况下,子叶蜡质透明,有油浸和脱皮。

脂肪酸值增加了。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好,玉米容易产生烤糊颗粒,一般在50度以下,对玉米的色泽和口感影响不大,脂肪酸值变化不明显。如果谷物的温度超过60度,玉米的颜色会变成***,会出现烧焦的谷物,这将失去玉米原有的甜味,脂肪酸值会发生很大变化。新收获的玉米的脂肪酸值通常约为15,其中很少超过20,不***的谷物也很低。然而,高温干燥的玉米和不***谷物中的碎粒和热损伤谷物的脂肪酸值相对较高,且指标普遍较高,其中一些具有焙烤糊粒。因此,由于干燥条件不合适,质量指标会发生变化,因此不适合继续储存和循环,只需要旋转。

更高的耐热性:小麦具有更高的耐热性。根据实验,含水量为17%的小麦在不超过46℃的温度下干燥。或者当水分含量低于13%时,日照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下降,发芽势仍保持不变。磨碎的小麦粉的技术质量没有降低,而是提高了,使馒头变得又软又肿。这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高温杀虫提供了依据。
耐贮性:小麦***大的耐贮性较好。小麦成熟后呼吸微弱,低于其他谷物。正常小麦水分含量在标准范围内(12.5%),常温贮藏3-5年或低温(15℃)贮藏5-8年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