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说明及安装方法
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部件之一,其转换率和使用寿命是决定太阳电池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
组件设计 按国际电工 GB/T9535-98 和 IEC61215 标准,电池片符合 GBT6495 标准要求进行设计,采用 36 片或 72 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串联以形成 12V 和 24V 各种类型的组件。
原材料特点 电池片:采用***率( 15.5 以上)的多晶硅( 16.5 以上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封装,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充足。 玻璃:采用低铁钢化绒面玻璃又称为白玻璃,厚度 3.2mm 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 320-1100nm 透光率达 91 以上,对于大于 1200nm 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此玻璃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 EVA :采用加有抗紫外剂、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 0.78mm 的优质 EVA 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 TPT 之间的连接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抗老化能力。
太阳能电池的 I-V 特性
基本上,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 p-n 接点,光能(光子)在此使得电子和空穴重新组合,从而产生电流。由于 p-n 接点的特性类似于二极管,因此我们通常将图
电流源 IPH 生成的电流与太阳能电池接收的光照量成正比。在不接负载时,几乎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二极管 D ,其正向电压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VOC) 。 VOC 因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特性而有所差异。但对大多数硅电池来说, VOC 值都在 0.5V ~ 0.6V 之间,这也是 p-n 接点二极管的正常正向电压范围。
并行电阻 (RP) 表示实际电池发生的较小漏电流,而 Rs 则表示连接损耗。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生成的电流会有更多一部分偏离二极管而进入负载。对大多数负载电流值来说,这对输出电压仅产生很小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随着二极管的 I-V 特性不同而略有变化,且串联电阻 (RS) 也会造成较小的压降,但输出电压基本保持为常量。不过,在某一时刻,通过内部二极管的电流会非常小,导致偏置不足,这样二极管上的电压会随负载电流的上升而快速下降。后,当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负载而不通过二极管时,输出电压为零。这种电流称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ISC) ,它与 VOC 都是决定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因此,我们将太阳能电池视为 “ 电流有限的 ” 电源。当输出电流增加时,输出电压会下降,后降为零,这时负载电流为短路电流。
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材料特点
PET,是聚对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摄氏度,短期使用可耐150摄氏度高度,可耐-70摄氏度低温,且高、低温时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狂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具有优良的阻气,阻水等性能。背板一般都用PET膜来作为支持体。由多层PET复合而成的背板也有一定的市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