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火玻璃和防火玻璃隔墙不分
一些建筑在设计时既需要防火分隔又需要美观通透,就会将防火玻璃隔墙作为防火分隔措施来解决,例如性能化商业步行街内的精品店隔墙、大商业空间中的玻璃防火墙、观景竖井的观景窗等。但是,设计人员往往在图上标注为防火玻璃,而非防火玻璃隔墙,而消防审核人员一般只会提出要标明几小时的防火玻璃隔墙,并未要求设计人员将防火玻璃隔墙的细部节点施工做法绘图加以说明。在实际施工中,常见做法是施工方按设计要求购买防火玻璃按照普通玻璃隔墙做法将防火玻璃固定在框架中,玻璃接缝注入玻璃胶,简单的认为防火玻璃拼接在一起就是防火玻璃隔墙,认为这就满足消防要求了,验收时提交防火玻璃的检测报告即可。
这些,都忽略了防火玻璃隔墙是由防火玻璃、框架、密封材料、垫块等防火构件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防火玻璃只是防火玻璃隔墙的组成部分,必须与镶嵌框架和防火密封材料等进行组合安装,才能构成防火玻璃隔墙,达到规范相应耐火极限标准。
防火玻璃可分为复合防火玻璃和单片防火玻璃。目前国内单片防火玻璃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采用综合增强处理的高强度单片防火玻璃和特种防火玻璃(以硼硅酸盐防火玻璃为主) 。复合防火玻璃是在两片玻璃之间凝聚一种透明而具有阻燃性能的凝胶,这种凝胶遇到高温时发生吸热分解反应,变为不透明,有阻隔火焰的作用。复合防火玻璃的生产方法分为夹层法和灌浆法两种,其优点是隔热,缺点是不能直接用于外墙,难于深加工,长期紫外线照射下易起泡、发黄甚至失透。与复合防火玻璃相比,单片防火玻璃的优点是耐候性好、强度高、易于深加工及安装便捷等,但不隔热。单片防火玻璃和复合防火玻璃因性能上的差异在建筑应用上属互补关系。
?夹层玻璃产生气泡主的原因
夹层玻璃产生气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玻璃的中间和边部都产生零星的气泡;边部局部产生气泡且边部存在夹层的脱胶现象;边部或中间产生气泡但不存在夹层边部脱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胶片含水率的超标会形成气泡,所以胶片的含水率应控制在0.4%~0.6%之间。为了使胶片的含水率控制在此范围必须对胶片的保存空间与合片室的温湿度严格的进行控制。对于已经开封的胶片必须保存在合片室中保证24小时温、湿度在规定范围内温度控制在18℃~25℃。 相对湿度控制在20%~30%。
夹层玻璃原片的平整度不好也会引起玻璃在釜压过程中出现气泡。如果玻璃内外片的平整度不吻合,这样玻璃在气压釜内高压空气会通过边部的开口被强压到胶片当中,造成玻璃夹层间气泡现象。由于平整度造成的夹层气泡,在边部有开口且气泡集中在某一区域。为了避免高压气体从边部进入夹层中间,下方面要控制玻璃的平整度和内外片玻璃的吻合度另一 方面要对进釜前的玻璃进行封边处理,对玻璃的边部打夹,特别是针对预热预压后边部发白的区域集中打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