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大功率充电技术被广泛看好,且国网、1特斯拉均已大规模投建直流桩,但是我们依然看好交流慢充桩,主要原因是:1)多数电动汽车用于短距离市内通勤,耗电量小,交流桩足以满足。2)交流桩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交流桩投建成本和运营维护难度远低于直流桩。不过交流桩充电时间长,因此需要与车主日常生活、工作和***场景结合起来。


省市推出了针对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补贴政策,如上海对充电桩建设给予30%财政补贴,并且对充电设施运营给予0.1-0.2元/kwh的度电补贴。目前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未来或将取代车辆购置补贴成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主要形式。2019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2019年6月25日后地方财政不得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2012年末的1.8万个跃升至2019年3月的38.4万个。受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和政策扶持影响,2015、2016年***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速达115.7%和185.3%。此后充电桩保有量年增速放缓,但是仍超40%。需要说明的是,充电联盟披露的公共充电桩数据并未区分公共桩与专用桩,即公共充电桩数量既包含乘用车公共充电桩,也包含面向公交车、环卫物流车的专用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