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形式不同的腐竹:
(1)枝竹腐竹中常见的一种,为枝条形棒状,含水量在7%-9%。
(2)扁竹腐竹的一种,又称边竹或片竹。与枝竹制法基本相同,从熟豆浆表面扯起时为长方形片状,经干燥而成,含水量在7%-9%。
(3)you皮腐竹的一种,从熟豆浆表面揭起的结皮,具有油润的***光泽,圆形的薄片,加工方法与扁竹基本相同,唯是用光滑的细杆从豆浆中挑起,晾干后需铺在湿布上,使之回潮变软,平整后叠成半圆形。主要用于包馅、蒸炸后食用。
(4)豆腐棍腐竹的一种,棍状,为蛋白质、油脂和水凝结而成的物质。煮浆时用微火煮沸。消泡后降温,保温821,用风扇吹风,促使豆浆表面结皮,用涂抹食用油的细杆挑卷结皮呈圆棍状,晾至半干时,置蒸笼内加温使之回潮,抽出细棍,再次晾制,干透后所成的成品。
腐竹又成为腐皮,原料是黄豆。腐竹起源于唐朝,是中国人很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小时候家旁边有个豆皮作坊,常常在放学后路过小作坊,看到里面热火朝天的做豆皮。滚烫的豆浆熬好,用桌面那么大的桶装着,过一会豆浆表面就会出现一层豆皮,用长竹竿将豆皮挑起来,挂晾着,晾干了就是一张豆皮。将挂起来的豆皮放在岩谷刚下暴晒,就成了腐竹。现代工业生产腐竹会更干净卫生,豆皮一般用机械烘房烘干,制成腐竹又快又干净。腐竹是豆制品中的食品,营养价值之高,被称为素中之荤,腐竹广受食客的喜爱,营养价值与黄豆相似,对***非常有益。
煮浆是腐竹制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操作步骤是:先旺火猛攻,当锅内豆浆煮开后,即可停止鼓风,同时降低炉温,撇去锅面的白色泡沫。过5~6分钟,浆面自然结成一层薄膜,即为腐竹膜。此时用剪刀对开剪成两瓣,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使腐膜形成一条竹状。通常每口锅备4条80厘米的长竿,可挂腐竹20条。在煮浆揭膜这一环节中,成败的关键有三:一是降低炉温后,锅内温差过大,就会变成腐花,不能结膜。因此停止鼓风后,应将预先备好的烧红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恒温;二是锅温未降,继续烧开,会造成锅底烧疤,产量下降;三是如果锅内的白沫没有除净会直接影响薄膜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