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岔型号选择:动车、养护维修列车等走行线在到发线上连接时应采用不小于12号道岔。位于动车段(所)内到发停车场到达(出发)端外方的道岔,宜采用12号道岔,困难条件下可采用9号道岔;其他采用9号道岔。道岔岔心所形成的角,称为辙叉角,它有大有小。道岔号码(N)代表了道岔各个部分的主要尺寸,通常用辙叉角(α)的余切值来表示,即N=cotα=FE/AE。道岔方向和渡线S形曲线正矢符合设计要求,道岔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道岔发展概况:尖轨补强板厚度由10mm增加到12mm,长度相应加长,护轨与基本轨间隔铁由单孔改为双孔,导曲线增设轨撑垫板,使道岔稳定性提高,维修量减少。发展整铸高锰钢辙叉,钢轨组合式辙叉采用短心轨爬坡式,辙叉趾、跟端设桥型垫板,翼轨采用堆焊加高,轨面与护轨轨头侧面进行淬火,耐磨性能增强。道岔铺设技术:道岔铺设时,两前后道岔间距小于9米时,道岔轨型应一致或两道岔直接用异型轨连接。道岔岔心所形成的角,称为辙叉角,它有大有小。
道岔的发展:近年来国外铁路的发展,除新建的高速客运专线外,对既有干线围绕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目标进行技术改造是共同的趋势。改造需要既有线的重要方面是研制、试验并推广新型结构的道岔。道岔出厂时,应提供铺设图,并有质检部门签发出厂合格证,其标识和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规定。道岔轨距 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