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药剂,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胶体颗粒之间互相排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电介质(即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改变为呈电中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下沉。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含油废水、染色废水、洗毛废水等,该法可以***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一般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常用的混凝剂则有***铝、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等。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
二、中和法
用化学方法消除污水中过量的酸和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左右的过程称为中和法。处理含酸污水以碱为中和剂,处理含碱污水以酸作中和剂,也可以吹入含CO2的烟道气进行中和。二、对于初次使用及调试的设备,当水位达到设备1/2高度时停止水泵进水,打开风机进水阀,开启风机,缓缓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小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3/4处,再向池内曝气24小时。酸或碱均指无机酸和无机碱,一般应依照“以废治废”的原则,亦可采用药剂中和处理,可以连续进行,也可间
三、氧化还原法
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在投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后,由于电子的迁移而发生氧化和还原作用形成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中的氧、漂***、臭氧、二氧化氯等,氧化法多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常用的还原剂则有铁屑等,还原法多用于处理含铬废水。

1.调节池
车间废水经机械格栅拦截少量的漂浮物和大块杂物后进入废水调节池,设置调节池的作用是均匀水质,调节水量。池底设有穿孔管曝气,保证水质均匀。
2.提升泵(潜污泵)
废水调节池的出水通过潜污泵提升至废水反应池。在提升泵出口管道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完成废水的计量工作。
3.反应池
为保证废水中的******物质不影响后续生化反应,必须先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设置废水反应池保证废水与所投加的化学药剂充分混合完成加药沉淀。
4.废水初沉池
在废水反应池后,形成的矾花在废水沉淀池沉降,去除大部分的色度和相当一部分的******污染物,加药预处理经初次沉淀后出水进入生化反应池。
集中式系统与分散式系统的对比与讨论
1***成本
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成本显著高于分散式系统。集中式系统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污水收集管网,其***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80—90%。而管网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0—60年,到期更换、日常维护费用都将增加***成本。
2运行成本
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峰值流量,会导致增加系统容量,降低处理效率;重力管网输送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地下水***造成废水稀释,增加处理费用和能耗;长距离输水导致泵站需求量更大,能耗更高,这三点直接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
3水质安全
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集中排放水量较大,可能引起受纳水域的富营养化。而分散式系统由于排水量小,将降低富营养化概率。
4监测与管理
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大大助力分散式系统的监测,使用远程控制设备,可以轻松实现运行维护,无需大量驻场人员。
在管理方面,与集中式系统的管理“不可见性”不同,分散式系统的管理更需要联合当地居民的力量,公众参与度的提升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节水和环保意识。
5发展角度
相较于集中式系统,分散式系统更适应发展中***农村和社区的发展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分散式系统的基础设施***可以逐步进行,无需一次到位。
6实现源分离
分散式系统可以实现污水源分离,而集中式系统很难做到。通过采用新型卫生洁具,可以在源头进行生活污水的黑水与灰水分离,这些废水虽然流量小,但是含有大部分的COD(黑水中3000—10000 mg/L)和营养物质,以及几乎全部的病原体和微量污染物。就近集中处理,一方面减少了环境中微量污染物如金属和其他新兴化合物(如***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分布;4、离心机离心就是利用离心机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开。另一方面,较大程度提高本地系统的资源回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