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的常见穴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是******的第1要穴。主1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1秘、腹泻、水肿、***疾病、急慢性乳1腺1炎、肠痈等。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1寒壮1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具体方法:以yao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

艾灸后出现反应代表什么,有麻感、穴位冒寒气,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出现皮疹,发痒,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

艾灸注意事项,有些人艾灸的时候,想泡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你可以泡热水脚,水温要高于50度。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学会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热度,逐渐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体会吃不消,显得太燥。在生活中,做i艾灸可以散寒祛湿,适当的做做i艾灸,对去除***上的湿气很有效果。使肠道通畅,人气色也是跟着改变。所以,做i艾灸的好处可是很多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