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用钢占比将逐步提高
2019年船舶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今年1月~5月份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世界造船三大指标“两增一降”。1月~5月份,世界造船完工量为4378万载重吨,同比出现增长;世界新承接订单量为2285万载重吨,同比出现下降。截至5月底,***手持订单量为20100万载重吨,同比出现增长。
同时,根据当前手持订单量测算,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3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或将有所下降,预计2020年、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止跌企稳,出现回升。但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造船用钢总量将呈下降趋势。
不过,随着船舶大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船舶用钢占比将逐步提高。2018年,高强度船板占造船板比例已达到55%,比2011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工业化步入发展后期,未来对铁矿石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废钢在钢铁生产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因此对散货船特别是对矿砂船的需求有可能出现趋势性变化。另外,加大力度承接和建造船型,也是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我国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船型用钢占比会逐渐增多。


3.市场煤供需双弱持续
从6月5日开始,有135家水泥行业错峰停产120天,上述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使得水泥行业用煤量的减少。此外,在高库存的情况下,电厂主要拉运长协煤炭,零星采购市场煤,市场煤需求在下降。供给方面,受发运成本倒挂影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减弱,挺价意识强烈。而受北方天气炎热,煤炭进入自燃期等因素影响,部分蒙煤户发运量减少,造成大秦线和蒙冀线发运数量下降。港口现货煤炭出现供需两弱,促使港口市场煤价格趋稳。
4.煤价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
后续市场分析,对煤价的利好消息不少,比如:用煤高峰就要来到,以及电厂日耗逐渐***至高位,贸易商发运成本继续保持倒挂等等支撑了港口煤价;而对煤价不利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电厂库存过高,进口煤冲击国内市场,火电深度调峰,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增加,尤其影响渐显,高耗能行业用煤需求减弱等等。利好和不利因素势均力敌,促使煤价继续保持稳定。六月下旬,预计港口市场煤价格继续保持W式波动。


煤炭价格的低迷,也影响了航运市场的态势。
为了提振港口煤市,华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煤炭港务有限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自5月22日起将港口港杂费阶段性优惠至16.5元/吨(含港口作业包干费、货物港务费),较之前的18.5元/吨下降2元/吨。
不过,在煤炭***舒大枫看来,港口这些努力虽然给贸易商留出了一部分盈利空间,但真正能起到疏港作用还在于电厂用电量的增加。
“当前的情况主要是电厂的用煤量上不去,沿海六大电厂峰时每天耗煤85万吨左右,而目前只有60万吨左右。等到7月份进入用电高峰期后,这一状况或许会有所好转。”舒大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