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高线轧机有5种滚动导卫结构: (1)2V机架人口选用坚固的整体结构型平辊滚动导卫。但生产中,滚动导卫系统会存在着问题,影响着生产率提高,具体指:1。 (2)4V、6V、8V、10V机架选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二辊式摩根型导卫。 (3)12V、14V机架选用四辊式摩根改进型导卫。 (4)16#、18#、19#、20#、22#机架采用摩根第6代RE35LJSX二辊式滚动导卫。 (5)24#、26#、28#机架采用摩根第6代RE20USX二辊式滚动导卫。 由于预精轧机后的轧件断面小,运行速度快,因此增设导卫尖以改善咬入状况。
切分架次钢料形状不好
针对上述原因, 采取了如下措施: ( 1)用木条检验轧件充满程度来确认导卫对正轧线情况。而红钢塑性好,表面摩擦系数大,冷却水又不充足,一段时间后,摩擦脱落物逐渐积累,发生粘钢,进而堆钢。 ( 2)用实际生产中取得的试棒来检验入口导卫轮间隙。 ( 3)精轧机操作工与主控台操作工配合调整轧机堆拉关系。 ( 4)控制加热炉均热段工作状态, 保证钢坯通长温度偏差 30 ? 以内。 ( 5)修改入口导卫轮形式, 原有的入口导卫轮为平轮, 实际生产中发现平轮导卫对轧件的夹持作用不好。轧一车间运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将入口导卫轮样式改为 V形轮, 充分提高了导卫对并联轧件的夹持作用的稳定性。
解决成品道次顶出口技术措施: ①严格控制各道次料型尺寸,与工艺尺寸相比,粗轧末架控制在±1mm以内,中轧末架料型尺寸控制在±0.5mm以内,精轧各道次控制在±0.1mm以内。模拟仿1真了轧件在四线切分导卫中的切分过程,得出2对切分轮的各方向受力曲线。 ②严格控制K4、K3道次导卫导辊间隙,要求比正常生产料型小0~0.5mm,确保安装对中。 ③改进成品道次出口导管内腔尺寸,由Φ30mm减小至Φ24mm,使舌头尽量贴近变形区,提高导向性。 ④出口导卫安装时保证导管与上下轧槽间距一致,同时保证水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