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桩设置是与电动车销量相匹配的,电动车保有率高的城市,自然要匹配较多的公共充电资源。虽然充电设施行业没有像滴滴在网约车市场那般一家独大,但对于当下的境况而言,整个充电设施行业大格局已定,起步较晚,没有在“圈地运动”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恐怕也再难有机会与行业巨头相抗衡,小企业小势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前只能面临被收购甚至被淘汰的结果。


即便几乎每家车企都在宣扬所谓的“半小时即可充满80%电量”、“充电十分钟能跑100公里”等等,但当我们开着续航只有两位数的电动车寻找充电桩的时候,才能体会那种绝望。当新能源车企正在千方百计占领市场份额的时候,与之配套的充电企业早已展开了一场“圈地运动”。目前一个固定车位只能被安装一个充电桩,用充电桩的建设扩大自身企业的覆盖规模,被称之为充电企业的“圈地计划”,也正是这样的策略,让***早期的充电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力要远远强于近两年的“萌新”企业。


充电桩的损坏令车主无法使用,再进一步降低充电桩的使用率,由此出现恶1性循环,充电越来越难。大量的厂商涌入市场,试图抢占份额。同时,充电桩市场又是一片蓝海,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个市场上,一切都还未完善。所以当大量的第三方介入,很容易会出现混乱。目前新能源车主要想在陌生的环境下寻找充电桩,***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