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形柱的框板由四面侧板、柱箍、支撑组成,柱与四边侧模都采用纵面模板(九夹板),在柱模底用小方木钉成方向盘用于固定柱模。干法生产工艺以空气为纤维运输载体,纤维制备是用一次分离法,一般不经精磨,需施加胶粘剂,板坯成型之前纤维要经干燥,热压成板后通常不再热处理,其他工艺与湿法同。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高度和宽度,并在缺口两侧和缺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侧板和梁底板的厚度,为了防止在砼浇筑时模板产生鼓胀(胀模)变形,在柱侧模设置木柱箍,柱箍面距应根据柱模距面大小确定,一般在400-600mm左右,柱模下部间距小些,柱上可逐渐增大间距。





计算图形可简化为由内外墙组成的组合框架,外纵墙的连梁作为框架梁,纵墙的墙肢和横墙组成框架柱。如果内外墙材料不同时,则外墙厚度应按外、内墙墙体材料弹性模量的比值予以折算。第六,保持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天气潮湿时,要常常保持通风,防止木门因为空气湿度而变形,五金配件也可能会生锈。墙板使用功能分类编辑内墙板有横墙板、纵墙板和隔墙板三种。横墙板与纵墙板均为承重墙板,隔墙板为非承重墙板。内墙板应具有隔声与防火的功能。内墙板一般采用单一材料(普通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成,有实心与空心两种。













目录1 发展趋势2 分类3 特点4 生产技术? 原料? 生产工艺? 基本工艺内容发展趋势编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质量稳定、环保等级高、满足差异化需求以及具有安全阻燃功能的纤维板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纤维板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起飞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纤维板产量大幅度增长,2005年首1次突破2,000万m3到2011年的4,954万立方米。未来我国房地产业、家具、室内装饰、包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速生工业用材林原料基地的建成投产,将带动纤维板的需求量和出口量稳步增长,纤维板产品在人造板生产总量中的比例也将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