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储量看,根据四大矿山公司年报,2018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和FMG储量分别为178.49亿吨、41.20亿吨、35.17亿吨和21.91亿吨,合计达276.77亿吨,占***铁矿石储量16.24%。
从产量看,根据四大矿山年报,2018年四大矿山淡水河谷(3.8亿吨)、力拓(3.5亿吨)、必和必拓(2.7亿吨)和FMG(1.9亿吨)的铁矿石产量为11.9亿吨,占***产量的55%。
从出口来看,四大矿企占据澳大利亚、巴西两国铁矿出口量九成以上。据Mysteel统计数据,2018年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发运量共计12.1亿吨,其中力拓全年累计发运3.36亿吨;必和必拓全年累计发运2.77亿吨;FMG全年累计发运1.69亿吨,淡水河谷全年累计发运3.51亿吨,四大矿企发运量占澳大利亚、巴西两国铁矿石出口93.64%,占***铁矿石出口70.39%。
***需求相对分散
相较于***铁矿石供应垄断格局,铁矿石的需求相对分散,首先是***前十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总产量的25.56%,其余钢铁产量占比74.44%,单个钢企采购量对于矿山产量而言,比重都不大;其次是***前十大产钢国钢铁产量占比***总产量为83.46%,其中中国占***产量高达50%,除去中国外的其他前十***产钢占比30%。所以相对于四大矿山的供应垄断格局,铁矿石需求比较分散,对矿山的议价能力低。


需求方面,因中国钢材主要的需求是建筑行业,七八月份又是行业淡季,钢材产量和需求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短期内会看到钢材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上个月唐山市发布了措辞严格环保限产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铁矿石的需求将会逐步走低。
“***关键的信号还是库存,”魏柏修说,“如果库存停止下跌并***上升,铁矿石的价格就会失去的题材。”
同时,为了应对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等问题,由中国主流钢企作为成员单位组成的“进口铁矿石工作小组”已经成立。
实际上,一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面临海外采购时,都会有一种价格上的无力感。
前文提及,中国每年需要的铁矿石,有接近80%依赖进口,而***的铁矿石出口,集中在四家公司手中——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和FMG。
据悉,这四家公司控制***超过60%的铁矿石供应,在今年铁矿石的这一波上涨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平均毛利率超过50%。
反观国内,前十家钢企加起来的产能,也不超过中国的50%,每一家钢铁企业在海外的采购谈判中都处于弱势,话语权的差别巨大,无法占据有利位置。
也是因此,中钢协才***了上述工作小组——只有联合应对,才能在后续的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也才能给中国的钢铁企业,更多的生存空间。


进口铁矿石市场大幅震荡
上周,进口铁矿石市场大幅震荡,价格上半周快速上涨后下半周大幅回落。截至当周五,PB粉矿外盘价格较前一周末略跌0.7美元/吨~1.7美元/吨。一方面,铁矿石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后,钢协成立进口铁矿石工作小组对铁矿石市场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在部分钢厂限产以及港口到货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港口铁矿石库存不再下降。
国内铁精粉价格小幅上涨。其中,河北唐山铁精粉价格上涨20元/吨左右,当地钢厂到货量一般。辽西钢厂有补库需求,铁精粉采购价格涨幅较大;辽东钢厂铁精粉采购价格暂稳,但部分矿山将出厂价上调30元/吨左右。山东矿山铁精粉出厂价暂稳在1005元/吨~1025元/吨;安徽南部钢厂65%铁精粉干基含税现汇到厂价暂维持在960元/吨~970元/吨。江西、湖南钢厂正在协商7月份采购价格,矿山有意上调120元/吨,但钢厂无法接受。目前,铁矿石市场存有一定压力,预计近期进口铁矿石市场仍将小幅下跌,逐渐回归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