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智能垃圾分类亭,不仅整洁美观,在提升小区形象的同时,还使用了炫酷科技,让垃圾分类更便捷、直观、智能。居民通过按钮、自动开箱、投放,将不同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体内,垃圾箱将根据居民投放的垃圾,自动进行称重,然后换算出积分反馈到智能垃圾分类卡上。居民可根据积分兑换各种礼品。
通过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有偿回收居民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要把握关键环节。把好分类收集关,严格分类规范,强化源头治理;
把好分类投放关,按照***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投放,科学布局收集站点;
把好分类运输关,严格车辆标识,严禁先分后混,确保全程分类运输;
把好分类处理关,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构建完整、闭环、全程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要有力有序推动。
一纸政令,中国上海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运动。
有人说,这推进了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
在科学、民主、法制、公平等现代的宏大叙事中,终于有了垃圾的一席之地。
这场迟到的文明在非上海籍人士看来像“吐槽大会”一般精彩。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在从小刻在我们内心的行为标语下,我们都想成为拎得清的上海人。
为支持环保大业,有觉悟的国人满是“搞事情”的热情。振臂一呼:我们要在垃圾分类上弯道超车,赶日超欧!
于是出现了一批热情又较真的社区角色:垃圾分拣工兢兢业业,居委会大妈火眼金睛,小哥开拓了新业务。风里雨里,垃圾桶旁等你。
在时间轮加速前进的魔都,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成本的垃圾分类业务着实让不少人叫苦不迭,人类迷惑行为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