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拌砂浆施工工艺
地面砂浆:地面砂浆在施工时,应随铺随压实。抹平、压实工作应在砂浆凝结前完成。
地面砂浆在铺设时,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
地面砂浆在接近初凝时,应及时压光、收面。
地面砂浆面层砂浆凝结后,应及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地面砂浆在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面层砂浆的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湿拌砂浆常见问题处理
工地控制:
砂浆到工地,晾置一段时间后水份会挥发(特别是放在楼层上的砂浆为小堆存放时),砂浆粘性随之变小,这时可稍加水进行拌和就能得到好的粘性。注意:过了开放时间的砂浆粘性很差,加大量水拌和也不能产生好的粘性,此时的砂浆不可再使用。
砂浆强度问题施工因素:墙面或环境过于干燥也会使砂浆层快速失水,水泥来不及水化就干掉了,这也会造成砂浆“起粉”的现象。工人为方便收面,在砂浆表面滚水搓压,导致表面强度降低。
砂浆在承受荷载、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时,均会产生形变。如果变形过大或不均匀,都会降低砌体及抹灰的质量,引起沉陷或裂缝。轻骨料配制的砂浆,其收缩变形较普通砂浆大;石灰膏或混合料掺量过大,其干缩变形较大;抹面砂浆中常加入麻刀、纸筋等纤维材料以防止砂浆干裂。其影响因素与混凝土大致相同,但因砂浆一般不振捣,故施工质量对其影响尤为明显。可用砖或砌块砌筑灰池,再用防水砂浆(吸水率小于5%)抹面,其******1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