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以来,黑色系品种表现抢眼,铁矿石连续上涨突破900元/吨大关;受环保限产及焦炭去产能等因素影响,焦炭走势也较强。黑色产业链原料端后期走势如何变化,成为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日报记者与相关机构一起在山西临汾、孝义、介休、吕梁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此次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山西钢厂虽然具有区域资源优势,但利润也已处于压缩阶段,目前通过增加国内矿配比控制成本。随着山西区域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焦炭价格成为影响钢厂利润的变数。
环保限产影响有限成材供应较为稳定
此次调研的钢厂均处于临汾平原地区,均在“26 2”大气污染治理***城市辐射范围内。这些钢厂前期已投入大量环保装备,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整体保持较高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环保限产对企业影响有限。


目前国内钢产量仍处相对高位,市场库存增加,现货钢价呈下行态势。铁矿石市场基本稳定,进口矿价先涨后跌。
***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45.71点,一周下跌0.60%。其中,建筑钢价格下跌,***主要市场主流规格螺纹钢品种的均价为每吨4084元,一周下跌35元。热轧板卷价格下跌,***主要市场主流规格热轧产品的市场均价为每吨3892元,一周下跌27元。中厚板价格下跌,***主要市场主流规格普中板的平均价格为每吨3985元,一周下跌17元。
当前,国内钢产量仍维持相对的高位,市场钢材库存加速累积,钢价受市场的调节继续下行。未来,随着钢厂利润收缩,或将主动缩减产量,同时对原料的需求也将会减弱,原料成本也难继续大幅上行。在此情况下,现货钢价将会稳中有所趋弱。
铁矿石市场基本稳定。据“西本新干线”的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主产区的价格小幅上涨,一些钢厂按需正常补库,多数矿商心态较好。进口矿价格则是先涨后跌,部分矿商操作谨慎。目前,进口矿发货量增加,港口库存降幅放缓,进口矿的行情将趋于震荡偏弱的态势。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现货钢市目前处于传统的销售淡季,需求方面难有较大的起色;而供给端在环保限产和检修的影响下,钢厂产能释放的节奏有所放缓,供应压力将有所下降,厂家挺价意愿强烈。短期内,钢市供需的弱平衡格局将继续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6月以来,淡水河谷的Brucutu矿山宣布复产,澳巴发货量明显回升,河北多地钢厂开始严格限产。分析人士指出,铁矿石供需边际可能出现一定变化。
上述机构认为,由于供需缺口持续,上半年以来缺口主要通过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下降来补充。进入7月后,随着供应端季节性回升和国内高炉限产力度扩大,港口铁矿石库存降幅或逐步趋缓,但年内预计仍难扭转供需缺口局面。但考虑到短期情绪调整,政策调控风险加大,下半年矿价或有回调风险。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外扩充周期结束,铁矿石资产产能瓶颈已逐步显现,矿价均衡水平预计将维持在80-100美元国产矿成本位置。建议关注相关标的河北宣工、金岭矿业、海南矿业。
东海研究员刘慧峰表示,短期来看,铁矿石基本面变化不大,在高炉开工率回落幅度略低于市场预期、铁矿石港口库存持续下降以及高贴水(目前1909合约贴水现货92元/吨)的背景下,近月1909合约更倾向于走“现货强势 贴水修复”逻辑。后市来看,预计矿价在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将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