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科技创新相当于建设科技强国的“尖兵”和“突击队”,科学普及的作用就相当于夯实全民的科学基础。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有一回看到了这样的火灾。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能够反映一个***和地区的软实力,同样是决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发达***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构成社会进步的一个内在动力。也就是说,科普不到位,科技创新难。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必须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的华丽转型。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概论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接着刘慈欣话锋一转:“中国的科学传播市场就是这样,潜力巨大,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
1.科普教育的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技进步、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科技繁荣和经济发展,达到强国富民。在网络与生活展区,新增的“膝下世界”是一个虚拟和现实结合的互动游戏。但在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所包括的知识方面并无定规。我们认为,我国的科技馆展教工作既应积极地吸收国外展教工作的***经验,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走出我国自己在展教方面的路来。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又是一个走社会l主义道路的***。我国还不很富强,科学文化教育还很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虽然是科普教育,但应包括基础科学知识教育,高科技发展领域的知识教育和国情、国土、祖国历史等方面知识的***主义l教育。
2.在形式上采取联合搞科普展览(馆与馆联合,馆与地方有关单位联合)和自力更生举办常设科普展览相结合的办法,以克服当前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有场地无展项的困境。
3.积极争取从正式渠道得到可能的展教所需资金的稳定投入,以保证科普展览活动的正常发展,尽快发挥展教的社会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