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性概述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该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该品有致敏作用。该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为了使药液达到根尖1/3处的根管,应在根管预备充分通畅后使用。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NaClO,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次氯酸钠性质介绍:
1.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如果是中性,很不稳定,如果是酸性也不稳定,若是碱性与NaOH共存时,就比较稳定,所以常见的都是它的碱性水溶液。 碱度不低于2~3%的溶液,可以储存9~14天。 碱度较小的溶液分解较快,并放出不稳定的次氯酸HClO,次氯酸再分解而失去氯或氧。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极易分解,所以在贮存过程中会渐渐失去有效氯,使产品的漂白、杀菌作用也随之降低,成为这类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总的说来,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所以不适合长久储存。
2.次氯酸钠是弱酸盐。 次氯酸钠溶液属于一种复杂和不稳定化学系统,它的组成按溶液pH值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不同pH值下具有不同的氧化性能:
当pH值=2时绝大部分为Cl2;
pH值=2~3时主要为Cl2和HClO;
pH值=4~5时主要为HClO,少量为Cl2;
pH值=5~6时主要为HClO和NaClO;
pH值=9时主要为NaClO。
3.次氯酸钠溶解于水后生成shao碱及次氯酸:
NaClO+H2O a161.bmp (322 bytes) NaOH+HClO?
次氯酸再分解,生成HCl和新生氧:
HClO→HCl+[O]
新生氧的氧化能力很强,所以次氯酸钠也是强氧化剂,漂白作用的产生也就是由于这种新生氧的关系,把色素团破坏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4.次氯酸钠溶液有腐蚀性,能伤害皮肤,操作时应穿戴劳动保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