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次***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常温下即可发挥***漂白、杀菌作用和氧化作用,是国内外使用***普遍、应用***广泛的含“氯”漂白、清毒剂和防腐剂。次***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的量,如果少了,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多了,就不会起到过滤水的问题。通常将次***的水溶液和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香精、稳定剂等化合物进行复配,成为各种具有特定用途的日用***。这类产品的名目繁多,但能起漂白、杀菌作用的有效主体成分都是次***。
次***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极易分解,所以在贮存过程中会渐渐失去有效氯,使产品的漂白、杀菌作用也随之降低,成为这类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次***是一种化学物品,切记不要碰到皮肤,以免出现腐蚀的现象。提高次***水溶液的稳定性,已成为该产品生产及相关企业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次***厂家解读: 次***对病毒、无孢子菌、耐酸菌、xi菌孢子、藻类及原虫均具有杀菌效果,且于 1-10 ppm 的低浓度即可发挥杀菌作用。 由于在低浓度下就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所以鲜少有关食品中使用次***当作杀菌剂而导致***的案件,大多***原因多为误饮家庭清洁用之漂白水所造成。在反氯化时会产生氢离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残留氯只消耗2mg左右。 美国环境保护署 (US EPA) 指出:长期暴露于作为杀菌剂使用之低剂量次***对于健康的影响极微,并不会造成重大的伤害。但若暴露于高浓度的次***环境下,则会造成眼睛与皮肤的灼伤。
饮用水当中可能含有次***。 环保署将次***认定为水质处理药剂,为防止影响饮用水之适饮性,规范其添加量不得超过 250 m g/L 。这类产品的名目繁多,但能起漂白、杀菌作用的有效主体成分都是次***。 但为达到供水系统加氯消毒之***,限定其中有效余氯量须在 0.2 -1.0 m g/ L 。 次***为卫生福利部允许使用之食品添加物,被分类为杀菌剂,功用在杀灭或减少食品或器皿上所附着的微生物,在用量上依环保署所制定之「饮用水水质标准」之规范。 在卫生福利部公告之「良好卫生规范」中允许以氯液进行餐具杀菌,其有效余氯量不得低于 200 ppm ,浸入溶液时间须达两分钟以上以达杀菌效果。 美国环境保护署 (US EPA) 认为使用次***作为饮用水之水质处理剂是安全且实用的,使用次***作为作物之杀菌剂,残留的次***对于***健康并无影响。
国内***如何规范次***用量?
依据卫生福利部公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用量标准」,将次***归类为杀菌剂,可使用于饮用水及食品用水,用量以残留有效氯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度,行政院环保署之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加氯消毒之供水系统自由有效氯 (free residual chlorine) 限值为 0.2 -2.0 m g/L 。此外,在包装好后放置溶液的时候,要记得不能够让封闭口给倒置过来,在包装外面要明确写明作业操作的方向。 而环保署「饮用水水质标准」中亦提及饮用水中含氯会影响适饮性,故规定其在饮用水中添加大限值为 250 m g/L 。 2008 年行政院卫生福利部发布食品添加物次***液规格修正条文,增列食品添加物次***液中Ba(BrO3)2浓度需低于 50 ppm ,此增列条文自 2009 年 12 月 26 日施行。

如何使用次***进行消毒
次***易与水混溶,其溶液透明呈碱性,pH值10以上。次***水溶液不稳定,遇光和热都会加速分解,因此,避光密封保存有利于其稳定性。次***为卫生福利部允许使用之食品添加物,被分类为杀菌剂,功用在杀灭或减少食品或器皿上所附着的微生物,在用量上依环保署所制定之「饮用水水质标准」之规范。次***在水溶液中迅速生成次氯酸。次***除对微生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之外,还对大部分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对金属表现出腐蚀作用,浓度高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次***是快速、广谱消毒产品,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其杀菌速度比氯an快数十倍到数百倍。次***杀菌快速,溶解性好,使用方便,没***性,价格低廉,因此,在各行各业的消毒中得到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