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的是,1994年左右大部分国产名品牌被两乐收购或者控制,很快一蹶不振,后称“水淹七军”。一直到1998年,国产碳酸饮料又先后诞生了两颗耀眼新星——汾煌食品的汾煌可乐以及娃哈哈的非常可乐。资料显示,汾煌可乐曾以8%的市场份额跻身国内可乐四强,紧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之后。
2000年之后,国产字号品牌陆续开始谋求“复出”。2003年,八王寺回归;2004年4月,崂山可乐***生产;2011年,北冰洋汽水***生产;2014年8月,山海关汽水重新进入市场销售;2016年1月,天府可乐也宣布“重出江湖”。
1992年,朱新礼创办山东淄博汇源食品有限公司,一年后就拿到了价值500万美元的浓缩果汁出口订单;1994年10月,朱新礼又率队在北京顺义开辟新的“根据地”,创立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995年,汇源第1包250ml纯果汁成功上市并热销。90年代中后期,汇源成为果汁品类***强势的品牌之一,在此期间,惠尔康旗下“红苹果”苹果汁也曾火爆一时,创下年销售量一亿包的业绩。
除了社交的传播,资本的进入也让这一行业变得更加火爆,激烈的竞争与丰厚的回报让现制饮品不会走传统饮料的发展路线。据美团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现制茶饮门店相比同期增长74%,而二三线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互联网的赋能效应显著,“互联网 餐饮”的模式催生出的外卖行业帮助产品更加容易到达顾客,茶饮生活正式成为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传统的珍珠奶茶依然在头部品牌店中保持着较高销量,但果茶饮品却越来越受到欢迎,色彩、健康配料及多层次口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因素,这也佐证了食品饮料行业健康化和奇异配料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