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铸铁生产工艺控制
灰铸铁生产工艺控制灰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通常为2.8%~3.6%, 且以片状石墨的形态存在。灰铸铁几乎没有塑性及韧性。高温回火温度为500-60D℃,回火后***为回火索氏作加球状石墨,具有韧性和强度结合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其抗拉强度也不高,一般均低于400MPa。 但其却有优良的工艺性能,如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良好的耐磨性、减震性和较低的缺口敏***等,加之价格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各种机床床身、箱体、壳体和导轨、缸体等。

灰铸铁、球墨铸铁的凝固过程包括:初生相(奥氏体、石墨)的析出,共晶转变和剩余残液的凝固。
共晶转变的末期,共晶晶粒与共晶晶粒之间、共晶晶粒与初生奥氏体枝晶之间互相衔接,剩余的低熔点残液处于晶粒之间的晶界部位,***后凝固。珠光体基体灰铸铁的石墨片细小,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主要用来制造较重要铸件。这种残液在铸铁中所占的体积分数虽然很小,但是,其中富集了多种偏析元素和夹杂物,它的凝固状态可以使铸铁件中产生多种晶界缺陷,如磷共晶、晶界碳化物、晶界非金属夹杂物、畸形石墨、晶间缩松等,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