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水泥管质量的几个方面
水泥管的质量控制包括能级设计控制和生产工艺控制两个方面。能级设计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管子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生产工艺控制的目的是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本文仅就生产工艺控制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水泥管生产厂家起到一定的作用。
1. 漏浆
2. 露筋
水泥管露筋易使钢筋锈蚀, 缩小钢筋有效面积,给爆管留下隐患,危害极大。
3. 内壁鼓泡、起皮
4. 内壁裂纹
5. 壁厚超差、偏心
6. 粘皮、麻面
7. 渗水
离心水泥制管机制造水泥管的成型工艺
公路建设一般遵循“先桥涵构造物,后路基土石方”的施工程序。因此,对水泥管的制作生产与安装,不仅质量要求高,而且工期紧。所以,越来越多的建设工程采用离心式水泥制管机工厂化生产工艺和蒸汽养护快速成型的制作方法。在实际生产中,除了科学设计、合理选用原材料和配合比外,还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管的成型工艺。
一、成型原理
混凝土投入水泥管模具后,使混凝土混合料从沿管壁均匀分布到密实成型,一般分为4个阶段:①浇灌布料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拌和好的混凝土混合物浇灌于慢速旋转的钢模内;②均布混合料阶段,混合物借助于旋转获得的离心力,沿着钢模内壁四周均匀分布;③中速阶段,即由慢速向快速过渡的中间阶段;④密实成型阶段,这阶段快速转动钢模,使钢模中的混凝土获得预定的离心力,从而使混凝土密实成型。
在相同转速状态下,离心力的大小决定于混合物中颗粒的质量。所以,不同的颗粒沿着离心力方向产生不同的沉降(或不同的挤压力),使得粗颗粒在旋转过程中分布于管壁的外层,中颗粒分布于管壁中部,质量小的砂,水泥粒子和水分则聚集于管壁的内表面。于是就形成了按颗粒大小排列的不均质截面。这是离心工艺的不足之处。 但在离心的后阶段,富余水分被挤出,混凝土水灰比显著下降,从而提高了离心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这是普通混凝土难以比拟的优点。
1000×2000水泥涵管模具是离心法预制水泥涵管主要设备,由于离心制管使用的是湿性混凝土,所以成型管子的质量比悬辊工艺强度要高,同时由于生产出来的管子管型属刚性企口,施工时不需要增设橡胶圈,也具有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离心水泥涵管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作高速旋转,承受着动荷截、冲击载荷和剧烈的磨损,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泥管模具的零件不同程度都会出现磨损、变形、甚至断裂。所以对模具经常进行维修是非常必要的。
1、跑轮、踏面和抵挡模具窜动的轮缘是磨损的地方,并且出现不圆度。这种情况只能上车床车削踏面和轮缘的抵挡面;当轮缘磨损到失去它的功能时,只能把轮缘车平,焊上一圈25毫米直径的钢筋或25毫米见方的钢板条,再上车床车削到要求的尺寸。如多次车削修复跑轮直径小于公称直径10MM以上时,应更换新轮。
2、止口梯形凸台和凹槽,由于变形或损坏而配合不严,出现漏浆,这种情况***行检查,找其原因,再进行修复。如果由于水泥涵管模具弯曲或扭曲引起的,则可采用千斤顶顶或拉,锤子敲打,火焰加热等方法进行矫正。
如果是止口损坏,刚应采用焊补、手工铲锉、砂轮磨平磨光办法修复。若损坏严重,焊补较多,超差较大,刚应上龙门刨床精刨。
3、跑轮的支承法兰锥面磨损,不圆度超过允许值,在车床上把锥面车削掉一定的厚度重新焊上套箍,再车削锥面,达到原来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