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用作粘结剂
重组肉是借助于机械和添加辅料以提取肌肉纤维中的机制蛋白和利用添加剂的粘合作用,改变肉类原有的结构,使肌肉***、脂肪***和结缔***得以合理的分布和转化,使肉颗粒和肉块重新组合,经冷冻后直接出售或者经预热处理保留和完善其***结构,因此需要凝胶网络结构将肉与肉之间结合起来。而海藻酸钠能和钙离子产生交联作用,随着钙离子的含量增加,会使得海藻酸钠溶液变稠而形成凝胶。因此,海藻酸钠与钙离子所形成的凝胶常用作粘结剂。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活性炭与菌BrevibacillusparabrevisBbai-1,制备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通过活性炭吸附前后的菌浓变化,测定了25℃时活性炭对Bbai-1的吸附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影响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的物理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的4个主要因素(海藻酸钠浓度,活性炭含量,种子菌液浓度和交联时间),确定了固定化微球的制备条件:海藻酸钠浓度为3.5%,活性炭含量为0.7%,种子菌液浓度为6×107cell/mL,交联时间为24h。并在25℃,含量为0.2%,固定化微球与含油培养基的体积比为3:20时,以游离菌作对比,考察了固定化微球降解的pH和盐度。结果表明,固定化菌在pH6~9,盐度为1.5%~3.5%时,降解率可达50%以上,比游离菌提高了20%,且具有较高的盐度适应能力和较宽的pH适应范围。
海藻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干的或湿的海草(藻)经碾碎、水洗除杂、强碱水萃取、澄清得粗海藻酸盐溶液,经氯化钙沉淀得带色的海藻酸钙,经脱色、脱味后用酸处理,除去可溶性杂质得海藻酸沉淀,与碳酸钠作用得海藻酸钠,再经干燥、粉碎、过筛得海藻酸钠粉末。
海藻酸钠为白色或淡***粉末,几乎无臭无味。海藻酸钠溶于水,溶于水成粘稠状液体,1%水溶液pH值为6-8。当pH=6-9时粘性稳定,加热至80 ℃以上时则粘性降低。海藻酸钠,LD50gt;5000mg/kg。螯合剂对海藻酸钠溶液性质的影响螯合剂可以络合体系中的二价离子,使得海藻酸钠能稳定于体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