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石的主要加工方法
目前金刚石的主要加工方法有以下四种:薄膜涂层刀具、厚膜金刚石焊接刀具、金刚石烧结体刀具和单晶金刚石刀具。
薄膜涂层刀具:薄膜涂层刀具是在刚性及高温特性好的集体材料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金刚石薄膜制成的刀具。制膜时产生的热应力小,因此可作为刀体的基体材料。
改进金刚石的粒度配比
传统配比中,刀头要锋利些,多用些粗粒金刚石,反之则用细粒金刚石。诚然如是,但始终达不到应有的工作效率。由于金刚石的硬度与弹性模量术高,在高温烧结时很难发生塑性变形。选好配比,提高烧结前金刚石颗粒的堆积密度,对提高刀具的磨耗比是有利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在胎体粉末中,添加少量强炭粉末元素,如:钼、铬、钨粉等。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一般刀头粗、中粗、细粒三种颗粒金刚石组成,其粒度比例为1:0.0227:0.071。
采用超细粉末和预合金粉末。超细粉末有利于降结温度,提高胎体硬度。而预合金粉末,则通过三维立体混料,大大缩短了粉末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防止低熔点金属过早流失与偏析,并有利于提高烧结制品的强度,增加对金刚石的把持力。
如何提升金刚石工具生产效率
在胎体粉末中添加适量稀土元素(如稀土镧等)。能明显降低结合剂的磨损性能,提高金刚石锯片的切割效率。采用冷压一热烧结工艺,进行真空保护气氛烧结。许多质脆的金刚石修整工具,在开始与砂轮的接触中,都容易被损坏。通过冷压后再进行烧结的刀头在锯切过程中表现非常锋利,生产效率提高很多,而真空保护气氛烧结可防止粉末氧化,活化烧结,既提高了刀头性能,又延长了石墨模具的寿命,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化学镀铜由于镀速慢、增重少、镀层薄,且表面容易氧化,使用不多;电镀镍镀速度快,增重多,镀层后,无漏镀,对金刚石有较强的包覆和保护作用,但是由于不能形成界面的化学结合,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没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