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依然多是企业行为而非整体规划,相比于加油站形成了“几桶油”的格局,并依照市场格局调整加油站布局,在充电桩方面,现阶段并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相应行业统一标准也存在一定的缺失。运营不可或缺在没有广泛的电动汽车市场的情况下,过度超前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个人补贴取消后,需要政策来引导用户更多使用公共充电桩。未来公共充电设施的主要目的不是充电,而是快速补电,90%的用户都会选择在家里、办公室和商场里进行慢充,公共充电桩只是临时补电的互补手段。
***范围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走在前列,但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明显滞后。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面临充电桩标准不统一、充电站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仍悬而未决。对比国外经验,我国车企对充电设施建设的参与度较低或是消费者充电难的症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车企参与建桩的比例仅为10%。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呼应,中国大规模的“造桩运动”正在进行时。
从公共桩看,根据充电桩全生命周期盈利模型,在充电服务费为0.6-0.8元(国内普遍收费标准)、设备使用年限为8年情景下,对应交/直流桩盈亏平衡点使用率为6.3-8.4%和3.1-4.2%。目前***公共桩平均使用率为4%,北京、上海更是低至1.3%,公共桩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普遍亏损。从私人桩看,老旧小区无固定车位使私人桩无处安装,存量商品房小区物业往往以变压器容量不足、安全隐患为由拒绝业主安装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