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图示为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管壳式换热器优点
A.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存在占地面积大,换热效率低,需要较大的传热温差,易结垢等缺点,不适合大换热量的情况下使用,也不适合在化工行业中大量使用。
B.管壳式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及其功能其中易损部件是板式热交换器的密封垫片。耐酸、耐碱、耐盐。
C.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温差小,抗污防结垢能力强,传热系数高,能够适应临界负荷高的场所,技术上越来越成熟,以后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
D.管壳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其产生泄漏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原因,处理板式换热器外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E.将管壳式换热器,对板片变形部位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板片。在没有板片备件时可将变形部位板片暂时拆除后重新组装使用。

影响管壳式换热器腐蚀主要因素有:
(1)介质成分和浓度:浓度的影响不一,例如在盐酸中,一般浓度越大腐蚀越严重。碳钢和不锈钢在浓度为50%左右的***中腐蚀很严重,而当浓度增加到60%以上时,腐蚀反而急剧下降;
(2)杂质:***杂质包括氯离子、硫离子、氨离子等,这些杂质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严重腐蚀
(3)温度:腐蚀是一种化学反应,温度每提升 10℃,腐蚀速度约增加1~3倍,但也有例外;
(4)ph值:一般ph值越小,金属的腐蚀越大;
(5)流速:多数情况下流速越大,腐蚀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