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中山国君王的墓中,通高51.1厘米,直径65.8厘米,顶盖及鼎腹部刻有铭文469个字,共刻有铭文77行,盖上2个字,腹部凸玄纹以上3个字,以下1个字。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现藏河北省研究所。












商代铜器均采用合范方法铸造,范的多少则视器形而定。商代早期的铜爵是由2块腹范、1块□范、1块底范和1块芯座合范浇铸的,而商代晚期的铜爵则需用16块外范。商代中期除能够铸造大型器物外,已能用分铸的方法,将一些器物的附件预先铸好,再和主件铸接在一起,例如卣的提梁就是另行铸造的。
商代晚期铸造技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司母戊方鼎的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的,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根
据其体积和重量估计,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公斤以上,冶铸时必须有较大的熔铜炉,且有可能采用经地槽流注的方法进行浇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