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设计原理
改进措施
1.合理选择导向机构和导向长度;导轨面力求耐磨,磨损后间隙便于调整和修复以提高寿命。将立柱中间的导向部分加工成方形截面,从而采用平面可调导板,活动横梁做成剖分式。(见装配图、零件图)
2.主缸活塞采用烧焊铜合金式,在钢制活塞的外圆表面烧焊一层铜合金,当坚硬的细小颗粒和其他***进入活塞与缸壁间隙时,能嵌入铜合金中,不致划伤缸筒表面或卡死。它滑动性能好,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当它磨损或拉伤时,再焊后再次使用。
3.保留了原有电气控制部分的主体,对8255A,A口,C口的控制输入信号进行了改进(选用组合开关选择手动,自动工作方式,用组合开关选择定程压制及延i时保压工作方式,用行程开关控制活动横梁的停,进,退;4、双手制操作,并配有紧急回升按钮,本机附有加装红外线护手装置。以及用5个控制按钮实现手动操作)详见电气控制原理图
4.对原有的程序流程既有吸取借鉴的地方,又有自己改进创新的地方,如通过控制程序实现减速下行及泄压回程时任意位置停止,起动。实现薄板反向拉伸的功能。详见程序流程图和控制程序。
液压机液压回路的换接控制方式
1.位置信号控制动作换接
位置信号,主要来自设备的运动部件或执行元件的运动。常采用行程开关,将位移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通过电液转换元件(电磁阀、比例阀等)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另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运动部件上安装撞块,直接推动行程换向阀换向,或推动行程节流阀使运动部件减速。5、C型油压机具有自动计数功能,设备工作高度与工作面的大小,均可依客户实际要求定制,也可按客户要求加装测力显示器。这种方式要求将行程阀安装在运动部件处,管道较长,压力损失增大,系统不紧凑,但安全可靠,常用在油压机床中。
2.压力信号控制动作换接
在液压系统中,随着执行元件负载的变化,系统中各部分的压力将发生变化,如机床液压回路中,夹紧缸未夹紧工件时,系统中压力较低,夹紧工件后,负载增大,压力升高。压力变化,可使压力继电器、电接点压力表动作,发出电信号,控制电磁换向阀动作,实现动作转换;也可利用变化的压力信号使顺序阀开启,实现下一个动作,如多缸顺序动作和卸荷动作的实现;采用外控顺序阀和液控换向阀也能实现动作换接。利用压力信号在回路中进行动作换接方式较多,应用灵活,能自动切换,易于实现自动化,是自动机械中常用的方式之一,但回路较复杂,设计难度较大。2、C型油压机以液体作为介质来传递能量,控制灵活,运行速度匀速平稳,出力调节范围大,性能更稳定,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压装质量。采用压力继电器和电接点压力表控制换接时,应注意防止系统中液压冲击使压力继电器产生误动作。
3.人工控制动作换接
这是常用的一种控制方式,每个动作均由人工直接进行控制,如手动换向阀的控制,电磁换向阀采用按钮或脚踏开关等控制。该控制方式简单、直观,在工程机械中应用较多,许多机械制造设备的调整动作均采用该方式,设备的起动和停止也多采用该方法,该方法不易实现自动化。单柱油压机整体焊接的坚固开式结构可使机身保持足够刚性的同时拥有***方i便的操作空间。
4. 其他控制方式
除以上控制方式外,还有如时间控制,可用延i时阀或时间继电器,使执行元件延i时动作,满足一些设备延i时动作的要求。采用计算机预编程对比例阀、伺服阀进行开环控制。
液压机采用液控顺序阀平衡回路的优缺点
当活塞下行时,控制压力油打开液控顺序阀,背压消失,因而回路效率较高;当停止工作时,液控顺序阀关闭以防活塞和工作部件因自重而下降。
这种平衡回路的优点是只有上腔进油时活塞才下行,比较安全可靠;
缺点是:活塞下行时平稳性较差。这是因为活塞下行时,液压缸上腔油压降低,将使液控顺序阀关闭。当顺序阀关闭时,因活塞停止下行,使液压升降机液压缸上腔油压升高,又打开液控顺序阀。因此液控顺序阀始终工作于启闭的过渡状态,因而影响工作的平稳性。因为如果温度过髙,油液黏度显著下降,而黏度下降,就会增加泄漏,液压泵及整个系统的效率就会下降。这种回路适用于运动部件质量不很大、停留时间较短的液压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