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们就介绍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技术在锅炉的应用中SNCR 的几个性能参数
1.1 温度窗口
温度窗口就是脱硝反应的 佳炉膛温度区间。若反应温度过低,还原剂与 NOx 没有足够的活化能使脱硝反应快速进行,导致脱硝效率降低。但温度过高,尿素本身也会被氧化成 NOx ,从而增加 NOx 的排放、脱硝效率下降。可以预见,脱硝效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试为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抛物线顶点左右两侧的区间即是温度窗口。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温度窗口在 900-1150℃。机组不同的负荷对应于锅炉的炉膛温度分布也不相同,所以用于向炉膛中喷入还原剂的喷射器也是分若干层布置的,以适应不同锅炉负荷。一般来说,SNCR 温度窗口大体对应于锅炉燃烧器上部至折焰角之间的区域。
1.2 停留时间
在还原剂离开温度窗口前 SNCR 的整个反应过程 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脱硝效果。这些过程包括:
(1)从喷射器中射出的尿素溶液与烟气混合
(2)尿素溶液中水的蒸发
(3)尿素中分解出 NH3
(4)NH3 再分解为 NH2 以及自由基
(5)NOx 与 NH2 的反应
所以说,延长还原剂在温度窗口下的停留时间脱硝反应就会 加充分。若想获得理想的脱硝效率,还原剂的停留时间至少需要 0.5 秒。该参数与锅炉结构有较大的关系。


锅炉脱硫塔即为烟气脱硫——除去烟气中的硫及化合物的过程。以达到环境要求。 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锅炉脱硫塔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湿法FGD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干法FGD技术的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状态下进行,该法具有无污水废酸排出、设备腐蚀程度较轻,烟气在净化过程中无明显降温、净化后烟温高、利于烟囱排气扩散、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备庞大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