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肥有机肥真假鉴别
1.泡水法
取一水杯,把有机肥样品泡在水里,然后用手把泡在水里的有机肥碾碎,搅一下能直观的看出有机肥的原料;再放置一段时间,如果有机肥与水短时间内分层的话说明有机肥比重大,含土较多。
2.闻味法
仔细闻一下肥的味道看是否有氨味,粪便味,淤泥味,好的有机肥应该是一种彻底腐熟的味道。
3.手捻法
取有机肥用大拇指和食指来回碾压,如果有硌手的感觉,则里面有沙粒或其他杂质。
4.jun种测试法
取一水杯把有机肥放在里面,撒少许水(注意不要泡水,潮湿就行),放在温暖适宜的地方,好的有机肥会抱团长出白色菌丝,掰开有机肥颗粒会看到里面也有白色菌丝。
5.盆栽测试法
取一盆花,抓一大把有机肥直接撒在花的根茎部,浇上水,好的有机肥会逐渐长出白色菌丝,促进植株生长,质量不合格的有机肥会熏苗,植株逐渐萎靡,直至死。
6.对比试验法
选择好有机肥后在种植作物时,留出一部分不施用该有机肥,观察植株的表现,好的有机肥在长势、产量、品质上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生物有机肥的研究背景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肥料。化肥因其效养分含量丰富,增产效果显着,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中国的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位居世界第壹。在生产方面,其他主要化肥品种均已呈现过剩状态。在应用方面,存在肥料使用结构不合理,过量施用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化肥的使用,对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则十分轻视,且为了获得更好的肥效,盲目加大化肥的施用量。
当前世界农作***肥施用量为120 kg/hm2, 中国农作***肥施用量为328.5 kg/hm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带来了成本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土壤的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土壤是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沈其荣认为土壤基础地力是实现作物产量潜力的关键因素, 就每千克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平均增产效果而言,1975 年为25 kg 谷粒/kg 化肥、15 kg 油料/kg 化肥、10 kg 棉花/kg 化肥;2008 年为8~9 kg 谷粒/kg化肥、6~7 kg 油料/kg 化肥、5~6 kg 棉花/kg 化肥。化肥报酬的急剧下降表明,随着化肥的长期使用,土壤的基础地力正在逐渐减弱, 而土壤基础地力的减弱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随着民众对环境问题和土壤循环利用认知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化肥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发展***环保肥料势在必行。
生物菌肥
施用生物菌肥,增加土壤生物菌量,活化土壤,增加土壤养分的利用效果。生物菌肥可在植物微生物代谢循环中起催化作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空隙空间,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增强性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生物菌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效果好,有机肥提供有机质,生物肥提供有益微生物,另外有机质是微生物的食物,土壤中有机质越多微生物才能活的更好!
1、优点是可以改善土壤中的一些固定的营养元素,刺激根部的生长和吸收,也可以减少相应营养元素的施肥量。
2、缺点是它没有任何的营养元素,它也不能长时间的提供农作物的营养元素。由于菌肥是由活菌结构成的,通常它是忌阳光直射的也不能和药混施,对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亦较为严格。
适宜搭配,选择优
有机物为有益微生物提供大量食物,有益微生物促进有机肥的腐殖,二者搭配施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互利用,可以改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
随着有机物的增加,作物的抗逆能力也随之增强,同时把土壤中残留下来的无效磷、无效钾变为有效磷和有效钾,供作物吸收利用,这样可减少化学肥的用量,提高肥效,降低成本。
由此可见,生物菌肥与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好!但要想达到佳的施肥效果,但是配合施用时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