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楞纸板是由面纸、里纸、芯纸和加工成波形
瓦楞纸板是由面纸、里纸、芯纸和加工成波形瓦楞的瓦楞纸通过粘合而成。根据商品包装的需求,瓦楞纸板可以加工成单面瓦楞纸板、三层瓦楞纸板、五层、七层、十一层等瓦楞纸板。不同波纹形状的瓦楞,粘结成的瓦楞纸板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即使使用同样质量的面纸和里纸,由于楞形的差异,构成的瓦楞纸板的性能也有一定区别。国际上通用的瓦楞楞形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A型楞、C型楞、B型楞和E型楞。
瓦楞原纸:瓦楞纸是一个多层的黏合体,它少由一层波浪形芯纸夹层及一层纸板构成
瓦楞原纸:瓦楞纸是一个多层的黏合体,它少由一层波浪形芯纸夹层及一层纸板构成。它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能抵受搬运过程中的碰撞和摔跌。瓦楞纸的瓦楞波纹好像一个个连接的拱形门,相互并列成一排,相互支撑,形成三角结构体,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从平面上也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并富于弹性,缓冲作用好;它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大小的衬垫或容器,比塑料缓冲材料要简便、快捷;受温度影响小,遮光性好,受光照不变质,一般受湿度影响也较小,但不宜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长期使用,这会影响其强度。
1920年瓦楞包装技术引入中国
在纸箱出现之前,江湖上只有笨重的木箱作为运输材料。木箱不仅又大又重,而且成本极高,也没法大规模量产。瓦楞纸的历史开始于1856年。当时,英格兰人为一种新兴的打褶工艺申请了专利,这种工艺能够制作出波浪形的褶皱纸。但这一专利所服务的却并不是快递行业,而是作为高礼帽的内衬,使帽子更加舒适耐用。直到1871年,瓦楞纸才开始被用做包装运输的材料,又因其便宜、轻便、易于存储和耐用的特性,使它的受欢迎程度在20世纪飞速增长。1902年瓦楞包装纸箱正式获许用于美国铁路运输包装,逐步取代木箱,成为当今主要的运输包装容器。1920年瓦楞包装技术引入中国。与此同时,世界上瓦楞纸箱在运输包装容器中的比例已经达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