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嫁接是目前繁育果树的主要方法,但在果苗市场上以实生苗冒称嫁接苗的事例常有发生。现将造假者的一些惯用伎俩和真假嫁接苗的识别方法介绍如下:人工造假。即在苗圃实生苗的嫁接部位断砧后,用芽接刀在上一个侧芽周围深刻成长方形、盾形或“T”形伤痕后形同嫁接口愈合,其侧芽长成植株后冒充嫁接苗;有的直接用本圃本株的实生苗再接穗进行嫁接成苗;有的虽采用优良母树接穗嫁接,但接芽没有成活,于是在嫁接点附近选一萌芽培育成苗。
工程表现也很关键,有些苗木在圃地里生长的好好地,但到了工地就问题多多,这是因为圃地里的生长条件比工地好太多了,不只是疏松肥沃的土壤、及时充沛的水分,还有定期打药、除草、修剪……圃地里的苗木多是“娇生惯养”的,到了土质差、污染重、缺水、盐碱、无人管护的工地,多半要出问题,这时候考验的就是苗木的真本事了。
苗木的真本事,其实就是它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除了树种本身的耐性和抗性外,苗圃栽培管理方式不同,苗木的工程表现也差别巨大。大水大肥催出来的苗木、高接换头的苗木、截干的苗木、裸根栽植的苗木等等,与高标准、高规格、高成本培养出来的精品苗,在工程中的表现截然不同。
当下,苗木难买难卖已是不争事实。这边,苗圃库存过大,没有销路,苗木卖不出去。可那边,植物设计师们却直呼找不到心怡的苗木,心塞难过······
就拿雄安绿化来说,设计方要求使用原生冠苗,然后四处找不到苗,后不得不降低用苗标准。
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僧多粥少,总体需求量小于苗木种植规模,导致了苗木过剩。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的调整转型,城乡园林绿化逐步转向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植物景观在景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在很多项目中,植物景观摇身一变,一跃成为了主角。让设计师们不得不重视植物景观,不得不重视苗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