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神的称号众多,但探索其来历,实际于中国古代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二月二“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在古代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土地神崇拜是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这是因为先民们觉得地载万物,取材于地,所以历史的土地诞,各乡村民都大肆操办,以祈求地润万物,五谷丰登,这一习俗自古传承。
关于土地公的祭祀小知识
土地公生:农历二月二日(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土地公得道升1天日:农历八月十五
《诸罗县志》:“中秋祀当境土神,与二月二日同;访秋报也。四境歌吹相闻。为之社戏”,故所谓春祈秋报即与上述两日相同,现今之祭仪应为旧有社祭习俗之变。
作牙:“作牙”,习俗上旧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祭拜土地公,称之“作牙”,又称“牙祭”、“作祃”。
扫墓:民间认为后土乃墓园之守护,故扫墓前需先祭拜后土,答谢其看守坟墓之辛劳。